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30页 |
1.1 核酸适配体概述 | 第10-13页 |
1.1.1 核酸适配体概述 | 第10页 |
1.1.2 核酸适配体的特点 | 第10-11页 |
1.1.3 SELEX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1.4 核酸适配体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1.2 小分子的核酸适配体筛选方法 | 第13-19页 |
1.2.1 小分子靶标的类型 | 第13-15页 |
1.2.2 与靶标结合的核酸的分离方法 | 第15-19页 |
1.3 毛细管电泳概述 | 第19-25页 |
1.3.1 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| 第19-20页 |
1.3.2 毛细管电泳的分析模式 | 第20-22页 |
1.3.3 CE-SELEX的产生及发展 | 第22-24页 |
1.3.4 毛细管电泳在适配体筛选中的应用 | 第24-25页 |
1.4 克伦特罗概述 | 第25-27页 |
1.4.1 克伦特罗简述 | 第25-26页 |
1.4.2 克伦特罗的残留检测研究 | 第26-27页 |
1.5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| 第27-30页 |
1.5.1 研究意义 | 第27-28页 |
1.5.2 研究内容 | 第28-30页 |
第二章 克伦特罗与ssDNA的相互作用 | 第30-37页 |
2.1 引言 | 第30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30-32页 |
2.2.1 仪器和试剂 | 第30页 |
2.2.2 缓冲液的配制 | 第30-31页 |
2.2.3 实验条件 | 第31-32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6页 |
2.3.1 克伦特罗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 | 第32-34页 |
2.3.2 克伦特罗与ssDNA的相互作用表征 | 第34-36页 |
2.4 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PCR条件优化与单链次级库的制备 | 第37-52页 |
3.1 引言 | 第37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7-39页 |
3.2.1 仪器和试剂 | 第37页 |
3.2.2 缓冲液的配制 | 第37-38页 |
3.2.3 实验条件 | 第38-39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9-50页 |
3.3.1 荧光实时定量PCR表征SELEX中的PCR过程 | 第39-44页 |
3.3.2 PCR优化 | 第44-49页 |
3.3.3 单链次级库的制备 | 第49-50页 |
3.4 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克伦特罗适配体的四轮筛选 | 第52-70页 |
4.1 引言 | 第52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52-57页 |
4.2.1 仪器和试剂 | 第52页 |
4.2.2 缓冲液的配制 | 第52-53页 |
4.2.3 实验条件 | 第53-57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9页 |
4.3.1 第一轮筛选 | 第57-61页 |
4.3.2 第二轮筛选 | 第61-64页 |
4.3.3 第三轮筛选 | 第64-66页 |
4.3.4 第四轮筛选 | 第66-68页 |
4.3.5 多轮次筛选的核酸库筛选亲和力表征 | 第68-69页 |
4.4 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五章 筛选序列的亲和力表征 | 第70-79页 |
5.1 引言 | 第70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70-71页 |
5.2.1 仪器和试剂 | 第70页 |
5.2.2 缓冲液的配制 | 第70页 |
5.2.3 实验条件 | 第70-71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1-78页 |
5.3.1 筛选的核酸序列结果测序 | 第71-74页 |
5.3.2 适配体序列亲和力分析 | 第74-78页 |
5.4 小结 | 第78-79页 |
总结及论文的创新点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