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安全保密论文

基于击键动力学的身份认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1.4 论文组织结构第15-16页
第二章 相关知识综述第16-30页
    2.1 生物识别技术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生物识别技术概述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分类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生物识别技术原理及工作流程第20-21页
    2.2 击键动力学概述第21页
    2.3 击键动力学系统设计第21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击键动力学身份识别分类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击键动力学身份识别特征采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击键动力学身份认证系统分类算法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击键动力学身份认证系统评测标准第28-2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击键动力学身份认证技术研究第30-44页
    3.1 击键动力学身份认证系统特征提取研究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传统时间特征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非传统特征第32-35页
    3.2 分类模型选择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单分类模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二分类模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多分类模型第36-37页
    3.3 分类算法设计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于最短加权距离的分类算法工作流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基于最短加权距离分类算法原理第38-39页
    3.4 实验测试和结果对比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非传统特征实验及结果对比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基于最短加权距离分类算法实验及结果对比第41-4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2-44页
第四章 击键动力学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第44-59页
    4.1 击键动力学身份认证系统总体设计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系统设计概要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系统数据库设计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系统开发及应用环境第47页
    4.2 击键动力学身份认证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用户注册和数据获取模块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特征获取模块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特征预处理模块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分类模型构建模块第51页
    4.3 击键动力学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键盘Hook技术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数据存储技术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Scikit-learn平台第53-54页
    4.4 击键动力学身份认证系统测试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系统测试环境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系统测试过程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系统测试结果第5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9-62页
    5.1 论文工作总结第59-60页
    5.2 研究可扩展方向第60-61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电信位置数据的旅游服务系统
下一篇:跨天气道路场景语义分割关键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