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5页 |
1.1 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 | 第9-11页 |
1.1.1 纳米材料的特性 | 第9-10页 |
1.1.2 纳米材料的应用 | 第10-11页 |
1.2 碳纳米材料的概述 | 第11-12页 |
1.3 Carbon quantum dots的制备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3.1 自上而下的制备方法 | 第13页 |
1.3.2 自下而上的制备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Carbon quantum dots的结构和性质 | 第14-16页 |
1.4.1 Carbon quantum dots的结构 | 第14-15页 |
1.4.2 Carbon quantum dots的性质 | 第15-16页 |
1.5 Carbon quantum dots的应用 | 第16-18页 |
1.5.1 光催化 | 第16-17页 |
1.5.2 光电子器件 | 第17页 |
1.5.3 生物成像 | 第17-18页 |
1.5.4 化学传感 | 第18页 |
1.6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1.6.1 选题依据 | 第18-19页 |
1.6.2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0-25页 |
第二章 碳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 | 第25-30页 |
2.1 X射线衍射(XRD) | 第25页 |
2.2 拉曼光谱(Raman) | 第25-26页 |
2.3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 | 第26页 |
2.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 | 第26页 |
2.5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 | 第26-27页 |
2.6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27-28页 |
2.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/漫反射光谱(UV-vis DRS) | 第28页 |
2.8 光致发光(PL) | 第28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Carbon quantum dots的制备﹑表征及PL性能研究 | 第30-42页 |
3.1 概述 | 第30-31页 |
3.2 试剂与仪器 | 第31页 |
3.3 Carbon quantum dots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3.4 不同硝酸浓度对Carbon quantum dots颗粒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5 Carbon quantum dots的表征和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5.1 TEM表征 | 第33页 |
3.5.2 XRD和Raman表征 | 第33-34页 |
3.5.3 XPS和FTIR表征 | 第34-35页 |
3.6 所制备Carbon quantum dots的PL性能研究 | 第35-39页 |
3.6.1 下转换PL性能研究 | 第35-37页 |
3.6.2 下转换PL稳定性和上转换PL性能研究 | 第37-39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第四章 Carbon quantum dots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| 第42-58页 |
4.1 概述 | 第42-43页 |
4.2 试剂与仪器 | 第43页 |
4.3 SrTiO_3和Carbon quantum dot/SrTi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43-44页 |
4.4 SrTiO_3和Carbon quantum dot/SrTiO_3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| 第44-48页 |
4.4.1 XRD和TEM表征 | 第44-47页 |
4.4.2 XPS和FTIR表征 | 第47-48页 |
4.4.3 EDS和SEM mapping表征 | 第48页 |
4.5 SrTiO_3和Carbon quantum dot/SrTiO_3纳米复合材料光催性能研究 | 第48-52页 |
4.5.1 光学性质研究 | 第48-50页 |
4.5.2 光催化性能测试 | 第50页 |
4.5.3 光催化性能结果分析 | 第50-52页 |
4.6 光催化机理的探究 | 第52-54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1页 |
5.1 结论 | 第58-59页 |
5.2 创新点 | 第59页 |
5.3 展望 | 第59-61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