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--程序控制机床、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

基于Linux的软件型开放式数控系统高速运动控制技术的研究

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-4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21页
    1.1 开放式数控系统产生的历史背景第8-9页
    1.2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概况与趋势第9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发展概况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发展概况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基于PC的数控技术第14-18页
    1.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第18-19页
    1.4 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9-20页
    1.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0-21页
第二章 软件型高速高精开放式数控系统总体结构第21-39页
    2.1 系统的总体结构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系统功能实时性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系统的体系结构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系统的软件结构设计和模块划分第23-25页
    2.2 高速高精运动控制策略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粗精异步高速插补结构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粗精异步插补协调机制第26-28页
    2.3 系统软硬件平台的选择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软件系统平台的选择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系统PC总线的选择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可编程I/O卡的选择第31-32页
    2.4 基于LINUX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工作机制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系统整体结构的实施方案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基于RCS库的层次间的通信机制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1 RCS库的介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2 软件功能层间的通信协议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系统多任务自动运行过程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基于生产者/消费者模式的多任务调度机制第36-38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三章 适应高速高精运动控制的连续微线段前瞻插补算法的研究第39-56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39-41页
    3.2 基于前瞻双重速度预处理的连续微线段插补算法的实现第41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前瞻路径段间速度预处理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1 路径段间衔接速度的约束条件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2 衔接速度求解算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前瞻路径段内速度预处理第43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加速、匀速、减速阶段理论公式推导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圆整误差分析及解决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3 加减速参数具体调整策略讨论第46-50页
    3.3 仿真结果分析第50-5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四章 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软硬件间通信协议第56-66页
    4.1 开放式数控系统总线接口与通信协议标准概述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总线协议模型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数据链路层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1 抽象数据链路子层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应用层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用户层行规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1 数据结构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2 用户层行规命令第61页
    4.2 本数控系统用户层行规命令扩展定义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位置控制命令数据类型的处理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位置控制命令组数据结构定义第64-65页
    4.3 本数控系统的实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第6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五章 开放式数控系统可编程I/O卡的LINUX驱动程序开发第66-76页
    5.1 LINUX平台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概述第66-67页
    5.2 可编程I/O卡驱动开发的基本框架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可编程I/O卡驱动的组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可编程I/O卡驱动基本代码框架第68-70页
    5.3 可编程I/O卡驱动关键模块的实现第70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PCI设备驱动探测模块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数据写模块和中断处理模块的交互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数据写模块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中断处理模块第74-75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结论与展望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3页
致谢第83-84页
附录 调试现场实物及调试加工结果第84-85页
个人简历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梯控制柜性能检测及其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研究
下一篇:配位模板法制备导电聚合物微/纳米材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