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在利比亚KK&YY区块的应用

中文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地震属性分析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地震反演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叠前地震反演第16-20页
    1.3 论文课题来源第20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思路第21-22页
    1.5 主要创新与认识第22-24页
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第24-47页
    2.1 区域地质特征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地层及层序特征第25-29页
    2.3 构造特征及演化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构造特征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盆地演化史第31-32页
    2.4 石油地质特征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烃源岩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储层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盖层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运移通道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圈闭条件第34-35页
    2.5 KK&YY 区块构造特征及圈闭描述第35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KK&YY 区块地质概况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基础资料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区块构造特征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对比第44-47页
第三章 地震属性特征研究第47-64页
    3.1 地震属性分析的原理第47-48页
    3.2 储层预测中的属性应用-波形分类技术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波形分类预测技术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效果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3.3 油气预测中的属性应用第5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地震波频率属性原理和方法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衰减属性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井点频谱检测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衰减属性分析第60-64页
第四章 叠后波阻抗反演第64-88页
    4.1 叠后反演理论基础第64-65页
    4.2 几种主要的叠后反演方法第65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相对阻抗反演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递推反演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于模型的叠后阻抗反演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人工神经网络阻抗反演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遗传算法阻抗反演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混沌阻抗反演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多尺度阻抗反演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多道阻抗反演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9 地质统计学阻抗反演第72-73页
    4.3 叠后阻抗反演方法优选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叠后阻抗反演存在的问题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研究区反演方法第76-77页
    4.4 研究区叠后反演效果分析第77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测井资料分析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交会图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叠后波阻抗反演第81-88页
第五章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第88-119页
    5.1 岩石物理基础第88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岩石特性参数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岩石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孔隙介质理论第93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横波速度估算第96页
    5.2 叠前地震反演的理论基础第96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AVO 近似理论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AVO 与弹性阻抗的关系第98-104页
    5.3 叠前反演第104-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角道集抽取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弹性参数反演流程第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井中横波反演第106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正演模拟第109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弹性参数曲线计算及分析第112-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弹性参数反演及结果分析第117-119页
第六章 综合评价与目标优选第119-129页
    6.1 物源分析第119-120页
    6.2 砂体沉积模式第120-121页
    6.3 油气检测第121-12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衰减属性分析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弹性波阻抗反演第122-123页
    6.4 有利区带评价第123页
    6.5 目标优选第123-129页
第七章 结论第129-131页
致谢第131-132页
参考文献第132-145页
附录第145-146页

论文共1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含盐油田结盐机理及开发技术研究--以阿尔及利亚438B区块油田为例
下一篇:复杂裂缝性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地质综合研究--以叙利亚Tishrine油田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