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引言 | 第9-15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关于房地产泡沫成因的研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关于房地产泡沫测度方法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1 论文的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1.3.2 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4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2 房地产泡沫的相关理论 | 第15-19页 |
2.1 资产价格泡沫的含义 | 第15-16页 |
2.2 房地产泡沫的含义 | 第16-19页 |
2.2.1 房地产泡沫的定义 | 第16页 |
2.2.2 房地产泡沫的生成机理 | 第16-19页 |
3 我国房地产泡沫现状分析 | 第19-37页 |
3.1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| 第19-25页 |
3.1.1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情况 | 第19-21页 |
3.1.2 全国房地产价格上涨情况 | 第21-23页 |
3.1.3 全国土地交易价格上涨情况 | 第23-25页 |
3.2 对我国目前房地产业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 | 第25-26页 |
3.3 对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实证分析 | 第26-37页 |
3.3.1 房地产价格增长率/GDP增长率 | 第26-28页 |
3.3.2 房地产价格增长率/CPI增长率 | 第28-30页 |
3.3.3 房价收入比 | 第30-32页 |
3.3.4 房价增长率/房租增长率 | 第32-33页 |
3.3.5 按揭贷款增长率/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 | 第33-35页 |
3.3.6 房屋空置率 | 第35-36页 |
3.3.7 结论 | 第36-37页 |
4 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原因分析 | 第37-52页 |
4.1 基本面预期因素 | 第37-40页 |
4.1.1 土地和建造成本的上涨 | 第37-39页 |
4.1.2 收入持续提高和收入差距拉大 | 第39页 |
4.1.3 城市化加速 | 第39-40页 |
4.2 金融支持因素 | 第40-42页 |
4.2.1 流动性过剩的拉动作用 | 第40-41页 |
4.2.2 房地产信贷的快速发展 | 第41-42页 |
4.2.3 海外游资的涌入 | 第42页 |
4.3 政策制度影响因素 | 第42-47页 |
4.3.1 土地政策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4.3.2 信贷政策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4.3.3 税收政策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3.4 房地产各项调控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套性不够强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4.4 利益驱动因素 | 第47-52页 |
4.4.1 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 | 第47页 |
4.4.2 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驱动 | 第47-50页 |
4.4.3 商业银行的利益驱动 | 第50-51页 |
4.4.4 投资(机)购房者的利益驱动 | 第51页 |
4.4.5 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驱动 | 第51-52页 |
5 房地产泡沫的影响 | 第52-56页 |
5.1 房地产泡沫的存在加剧了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| 第52-53页 |
5.2 房地产泡沫的存在削弱城市竞争力 | 第53-54页 |
5.3 房地产泡沫的存在加大贫富差距 | 第54页 |
5.4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将导致生产与消费危机 | 第54-55页 |
5.5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将引发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 | 第55-56页 |
6 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对策建议 | 第56-62页 |
6.1 优化土地市场的供应管理 | 第56页 |
6.2 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| 第56-57页 |
6.3 健全和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| 第57-59页 |
6.4 利用金融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 | 第59页 |
6.5 鼓励市场竞争,引导合理需求,抑制过度投机 | 第59-60页 |
6.6 规范政府行为,杜绝房地产市场的腐败现象 | 第60-61页 |
6.7 提高信息透明度和监控力度 | 第61-62页 |
7 结论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67-68页 |
详细摘要 | 第68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