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刺“腰阳关、八髎穴”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
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英文縮略词表 | 第10-11页 |
前言 | 第11-13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| 第13-45页 |
第一节 西医对根性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| 第13-23页 |
1 流行病学调查 | 第13页 |
2 坐骨神经及相关解剖 | 第13-16页 |
3 坐骨神经痛的分类及病因 | 第16页 |
4 根性坐骨神经痛的发病机制 | 第16-23页 |
第二节 中医对根性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| 第23-28页 |
1 古医籍中有关论述 | 第23-25页 |
2 中医辨证论治 | 第25-26页 |
3 基于“骨错缝、筋出槽”学说探讨Rs的关键病机 | 第26-28页 |
第三节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概况 | 第28-35页 |
1 一般针刺方法 | 第28-32页 |
2 特殊针刺疗法 | 第32-35页 |
3 综合疗法 | 第35页 |
小结 | 第35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5页 |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45-69页 |
一、临床资料 | 第45页 |
1 病例来源 | 第45页 |
2 一般资料 | 第45页 |
二、病例选择 | 第45-47页 |
1 西医诊断标准 | 第45页 |
2 中医诊断标准 | 第45-46页 |
3 纳入标准 | 第46页 |
4 排除标准 | 第46页 |
5 剔除标准 | 第46页 |
6 病例的脱落及处理 | 第46-47页 |
三、研究方案 | 第47-51页 |
1 研究目的 | 第47页 |
2 随机方案 | 第47页 |
3 治疗方法 | 第47-48页 |
4 随访方式 | 第48页 |
5 观察时点 | 第48页 |
6 观察指标 | 第48-49页 |
7 安全性检查 | 第49-50页 |
8 伦理问题 | 第50-51页 |
9 数据分析 | 第51页 |
四、研究结果 | 第51-62页 |
1 病例采集情况 | 第51页 |
2 基线比较 | 第51-54页 |
3 VAS评价 | 第54-55页 |
4 JOA评价 | 第55-57页 |
5 ODI评价 | 第57-59页 |
6 临床疗效评价 | 第59页 |
7 随访分析 | 第59-62页 |
五、分析讨论 | 第62-67页 |
1 选穴依据 | 第62-64页 |
2 对照组的选择和样本量的确定 | 第64-65页 |
3 疗效分析 | 第65-66页 |
4 安全性评价 | 第66页 |
5 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与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附表 | 第69-79页 |
附表1:随机数字表 | 第69-72页 |
附表2:VAS评分表 | 第72-73页 |
附表3:腰椎JOA评分表 | 第73-75页 |
附表4:ODI评分表 | 第75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