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17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| 第10-15页 |
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农村金融与农村小额信贷相关理论 | 第17-27页 |
·农村金融理论 | 第17-19页 |
·农业融资理论 | 第17页 |
·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的概述 | 第19-21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的定义 | 第19-20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的特征 | 第20页 |
·国外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分类 | 第20-21页 |
·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分类 | 第21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| 第21-27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| 第21-22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| 第22-23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| 第23-27页 |
第3章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概况 | 第27-34页 |
·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| 第27-29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试点的初期阶段 | 第27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项目的扩展阶段 | 第27-28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全面试行并推广阶段 | 第28-29页 |
·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业务发展概况 | 第29-34页 |
·政策性农村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发展 | 第29页 |
·农村信用社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 | 第29-30页 |
·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业务的发展 | 第30-31页 |
·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 | 第31-32页 |
·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| 第34-42页 |
·国外成功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经验 | 第34-39页 |
·孟加拉格来珉银行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经验 | 第34-35页 |
·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经验 | 第35-36页 |
·玻利维亚阳光银行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经验 | 第36-37页 |
·其他国家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经验 | 第37-38页 |
·国外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经验总结 | 第38-39页 |
·国外农村小额信贷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9-42页 |
·政府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支持作用 | 第39-40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的科学化监管 | 第40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化的利率设计 | 第40-42页 |
第5章 制约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| 第42-49页 |
·制约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因素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管理技术落后 | 第42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较弱 | 第42-44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的产品创新动力不足 | 第44页 |
·制约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 | 第44-49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外部资金来源不足 | 第44-46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| 第46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存在利率管制 | 第46-47页 |
·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金融监管不明确 | 第47-49页 |
第6章 促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49-54页 |
·健全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内部运行体制 | 第49-51页 |
·加强农村小额信贷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| 第49页 |
·建立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防范机制 | 第49-50页 |
·推动农村小额信贷的产品创新 | 第50-51页 |
·优化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外部环境 | 第51-54页 |
·扩大农村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渠道 | 第51-52页 |
·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 | 第52-53页 |
·推进农村小额信贷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| 第53页 |
·加强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监管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后记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