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化学论文

苦碟子化学成分的分离及结构修饰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1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1.2 苦碟子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化学成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苦碟子的药理作用第13-14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设计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4-16页
2 实验部分第16-29页
    2.1 主要仪器第16页
    2.2 主要试剂第16-17页
    2.3 苦碟子的分离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苦碟子地上部分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分离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苦碟子根部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分离第18-20页
    2.4 苦碟子苦素的提取第20-22页
    2.5 苦碟子苦素 A 的酸解反应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苦碟子苦素 A 的盐酸酸解反应第22-25页
    2.6 苦碟子苦素 A 的乙酰化反应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苦碟子苦素 A 的乙酰化反应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苦碟子苦素 A 的乙酰化反应第26页
    2.7 化合物 YZ-6 的硫酸酸解反应第26页
    2.8 苦碟子苦素 A 的酶解反应第26页
    2.9 化合物 8 的酰化反应第26-28页
    2.10 化合物 8 的盐酸酸解反应第28页
    2.11 化合物 8 的环氧化反应第28-29页
3 结果与讨论第29-44页
    3.1 结构鉴定第29-35页
    3.2 苦碟子苦素提取工艺第35-36页
    3.3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第36页
    3.4 合成反应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Sonchifoliasolid A 的酸解反应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Sonchifoliasolid A 的乙酰及酸解反应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Sonchifoliasolid A 的酶解反应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化合物 8 的酸解反应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环氧化反应第40-41页
    3.5 抗肿瘤活性与结构的关系第41-44页
结论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8页
附录第48-5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1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核素标记新生血管靶向肽NGR的体内外研究
下一篇:川芎嗪在肝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