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--油气加工厂机械设备论文--塔设备论文

大型焦炭塔结构可靠性分析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2-15页
第二章 焦炭塔损伤失效理论及评价方法第15-27页
    2.1 经典低周疲劳破坏失效理论及评价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2.2 基于弹塑性损伤失效理论及评价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2.3 蠕变损伤失效理论及评价方法第19-22页
    2.4 高温低周疲劳与蠕变耦合损伤理论及评价方法第22-27页
第三章 焦炭塔结构可靠性评估表征参数选取第27-29页
    3.1 Von Mises 当量塑性应变范围准则第27页
    3.2 三维应力状态下 VonMises 当量应力应变值计算第27-28页
    3.3 Von Mises 当量应力应变范围计算第28-29页
第四章 表征参数试验采集及分析第29-41页
    4.1 试验准备第29-31页
    4.2 试验结果第31-36页
    4.3 试验数据处理第36-41页
第五章 表征参数数值仿真第41-89页
    5.1 建模参数第41-47页
    5.2 预热阶段仿真第47-57页
    5.3 进油生焦阶段仿真第57-67页
    5.4 吹气冷焦阶段仿真第67-78页
    5.5 给水冷焦阶段仿真第78-89页
第六章 焦炭塔结构可靠性评估第89-101页
    6.1 焦炭塔工况各阶段仿真结果第89-93页
    6.2 焦炭塔结构高温低周疲劳破坏失效可靠性评估第93-95页
    6.3 焦炭塔结构弹塑性损伤失效可靠性评估第95-98页
    6.4 焦炭塔结构蠕变损伤失效可靠性评估第98-99页
    6.5 焦炭塔结构高温低周疲劳与蠕变耦合可靠性评估第99-101页
第七章 结论第101-103页
参考文献第103-107页
致谢第107-108页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白钨萤石混合浮选与分离新技术研究
下一篇:胜利褐煤的热溶及其热溶物的加氢液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