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静态图像的阴影检测与去除算法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7-12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意义第7-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阴影检测与去除算法及研究进展第8-10页
    1.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0-12页
第二章 图像中阴影的特点以及光谱性质第12-19页
    2.1 阴影的类型第12-13页
    2.2 阴影的特点第13页
    2.3 阴影的光谱性质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图像成像理论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阴影的光谱能量特性第17-1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18-19页
第三章 基于成对区域的阴影检测和去除算法研究第19-30页
    3.1 基于成对区域的阴影检测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算法概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聚类与区域合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基于 SVM 实现阴影区域的自动检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基于成对区域的阴影检测算法流程第22页
    3.2 基于直射光强度与环境光强度比率计算的阴影去除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照度模型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抠图算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直射光强度与环境光强度比值的计算以及像素亮度恢复第24-25页
    3.3 实验仿真结果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实验准备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阴影检测结果的评价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阴影去除结果的评价第28-2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四章 基于颜色比率的阴影检测与去除算法第30-43页
    4.1 算法概述第30-31页
    4.2 基于景物提取的阴影检测算法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二次目标函数及其Laplacian正则化矩阵的构造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数据拟合约束项以及景物提取求解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4.3 基于颜色比率的阴影检测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方法标记半影区域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锚点的提取方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阴影比例因子计算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基于局部区域增强的去除阴影图像后期处理第39页
    4.4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阴影检测算法仿真实验效果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阴影去除算法仿真实验结果第40-4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3-45页
    5.1 论文总结第43页
    5.2 工作展望第43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50页
发表论文情况说明第50-51页
致谢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静态图像的人体检测
下一篇:人体动作识别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