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我国退市新政的合理性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目录第6-8页
图目录第8-9页
表目录第9-10页
1.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我国主板市场退市制度的实施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第14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标与主要贡献第14-16页
    1.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6-19页
2. 我国股票市场退市制度的理论探索第19-35页
    2.1 股票市场退出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国内文献综述第23-26页
    2.2 我国股票市场退市制度的演变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退市制度的历年演进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我国主板市场新旧退市制度比较(此处仅显示新增条款)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比较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主板与中小板、创业板市场的退市新规差异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中小板市场退市制度与主板退市新规比较第29-30页
    2.3 国外股票市场的退市制度及其实施效果第30-3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3. “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”原则的合理性验证第35-53页
    3.1 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与分类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资产置换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债务重组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政府补助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证券投资收益第38-39页
    3.2 研究设计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研究方法的选择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成分分析法的思路与步骤第40-42页
    3.3 财务指标的选取第42-43页
    3.4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43-44页
    3.5 研究假设第44-45页
    3.6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对假设1的验证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对假设2的验证第45-51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51-53页
4. 净资产指标的合理性检验第53-62页
    4.1 基本假设第54页
    4.2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样本选择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研究方法与步骤第55-56页
    4.3 退市公司描述性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 4.4 退市公司净资产特征的实证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0-62页
5. 成交量指标的合理性验证第62-78页
    5.1 证券市场发行审核制度与壳资源价值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证券发行制度背景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证券发行与核准制的特点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核准制与“壳资源”的产生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“壳资源”价值的影响因素第64-65页
    5.2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说明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研究方法的选择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面板数据分析模型的分类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研究步骤第68-69页
    5.3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“壳资源”的代理变量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控制变量第71-73页
    5.4 基本假设第73-74页
    5.5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实证结果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结果分析第76-77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77-78页
6. 退市新政有效性的综合评判第78-85页
    6.1 股票市场退出机制有效性的度量标准第78-79页
    6.2 新退市制度下的退市率变动第79-82页
    6.3 基于PE修正模型的退市新政综合效果检验第82-83页
    6.4 基于换手率修正模型的退市新政综合效果检验第83-84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84-85页
7.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85-90页
    7.1 论文主要结论第85-87页
    7.2 政策建议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对上市公司的考核指标应该进一步的多样化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退市制度的配套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股票发行应逐步向注册制发展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7.2.4 建立更加丰富的直接融资渠道第88页
    7.3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88-90页
参考文献第90-93页
致谢第93-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:来自欧盟的证据
下一篇:资本充足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影响的实证研究--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