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7页 |
1 私家侦探的基本概况 | 第7-12页 |
1.1 私家侦探的概念 | 第7-8页 |
1.2 私家侦探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概况 | 第8-9页 |
1.2.1 美国私家侦探的基本情况 | 第8-9页 |
1.2.2 英国私家侦探的基本情况 | 第9页 |
1.2.3 日本私家侦探的基本情况 | 第9页 |
1.3 我国的私家侦探现状 | 第9-11页 |
1.3.1 违法存在且数量巨大 | 第9-10页 |
1.3.2 顶着法律与人身双重风险执业 | 第10-11页 |
1.4 私家侦探存在的根源 | 第11-12页 |
1.4.1 人们出于行使知情权的需要 | 第11页 |
1.4.2 市场经济下商业竞争的需要 | 第11页 |
1.4.3 公权力对公民权利保障不足致使人们寻求私力救济 | 第11-12页 |
2 私家侦探主体地位问题的探究 | 第12-15页 |
2.1 学界对私家侦探主体地位的分歧 | 第12-13页 |
2.1.1 主张禁止私家侦探的观点 | 第12-13页 |
2.1.2 主张私家侦探合法化的观点 | 第13页 |
2.2 私家侦探主体地位的确立的必要性 | 第13-14页 |
2.2.1 有利于弥补立法空白 | 第13-14页 |
2.2.2 有利于对该行业进行法律监管 | 第14页 |
2.3 私家侦探法律责任问题 | 第14-15页 |
2.3.1 私家侦探法律责任的种类 | 第14-15页 |
2.3.2 私家侦探法律责任的承担 | 第15页 |
3 私家侦探涉及的法律问题分析 | 第15-19页 |
3.1 私家侦探的调查权与公民的隐私权保护 | 第15-17页 |
3.2 私家侦探的调查权与国家司法调查权冲突 | 第17页 |
3.3 私家侦探与律师事务所在调查权限上的重合与区别 | 第17-18页 |
3.4 私家侦探取得的证据合法性审查与采信 | 第18-19页 |
4 我国确立私家侦探的制度设计 | 第19-22页 |
4.1 对我国现行法律关于私家侦探的不合理规定的评析 | 第19页 |
4.2 对我国立法确立私家侦探制度的建议 | 第19-22页 |
4.2.1 准入制度的设计 | 第20页 |
4.2.2 基本运作制度的设计 | 第20-21页 |
4.2.3 监管制度的设计 | 第21-22页 |
结论 | 第22-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3-25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25-26页 |
致谢 | 第26-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