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施工论文--施工管理论文--技术管理论文

高速科研楼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

目录第4-7页
CATALOG第7-10页
摘要第10-11页
ABSTRACT第11页
第1章 绪论第12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的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的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的思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的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内容与论文结构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的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论文的结构第15页
    1.5 创新点第15-16页
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第16-27页
    2.1 质量控制概述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质量、建筑工程质量和质量控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质量控制的发展第19-21页
    2.2 国内外质量控制理论研究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外质量控制理论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内质量控制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2.3 国外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实践经验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瑞典经验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法国经验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德国经验第25页
    2.4 国内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研究第25-27页
第3章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现状第27-30页
    3.1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存在问题第27-28页
    3.2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问题形成原因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认真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企业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单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技术力量不足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地区质量监管薄弱第29-30页
第4章 高速科研楼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第30-37页
    4.1 高速科研楼建筑工程概况第30页
    4.2 高速科研楼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质量第一的原则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人为核心的原则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预防为主的原则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质量标准原则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职业道德规范第31页
    4.3 影响高速科研楼工程质量的因素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人的因素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材料的因素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机械设备的因素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施工方法的因素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环境的因素第33-34页
    4.4 高速科研楼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措施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人的控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材料的控制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机械设备的控制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施工方法的控制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环境的控制第36-37页
第5章 高速科研楼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过程第37-49页
    5.1 高速科研楼工程质量控制过程第37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制定质量目标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进行质量策划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构建质量保证体系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质量控制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质量改进第47页
    5.2 高速科研楼工程质量形成阶段的控制措施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提高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和质量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严格资质审查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落实责任制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采用科学的决策分析方法,优选建设方案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多方参与,民主决策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建立后期评价体系第48-49页
第6章 高速科研楼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制度和体系第49-56页
    6.1 高速科研楼工程质量控制制度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工程质量检测制度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第50-51页
    6.2 高速科研楼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监理单位的工程质量检查体系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政府部门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第54-56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6-58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56页
    7.2 不足和展望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建筑项目造价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潮湿及水下修补用环氧类砂浆的开发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