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第一部分 绪论 | 第9-22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9-19页 |
| 1.1 宗教性的概念问题 | 第9-11页 |
| 1.2 宗教性的结构 | 第11-13页 |
| 1.3 宗教性的测量 | 第13-14页 |
| 1.4 宗教性发展研究 | 第14-18页 |
| 1.5 中国佛教徒宗教性研究 | 第18-19页 |
| 2 问题提出 | 第19-22页 |
| 2.1 现有研究的局限 | 第19-20页 |
| 2.2 研究意义 | 第20-22页 |
|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| 第22-24页 |
| 1 研究内容 | 第22页 |
| 2 研究假设 | 第22页 |
| 3 研究过程 | 第22-23页 |
| 4 研究对象 | 第23-24页 |
| 第三部分 中国佛教徒宗教性量表的编制 | 第24-35页 |
| 1 佛教徒宗教性的概念界定 | 第24页 |
| 2 宗教性的维度建构 | 第24-25页 |
| 3 量表结构与设计 | 第25-27页 |
| 4 第一次试测 | 第27-29页 |
| 4.1 研究方法 | 第27页 |
| 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5 第二次试测 | 第29-33页 |
| 5.1 方法 | 第29页 |
| 5.2 项目分析 | 第29-32页 |
| 5.3 量表测量学指标 | 第32-33页 |
| 6 小结 | 第33-35页 |
| 第四部分 佛教徒宗教性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 | 第35-50页 |
| 1 研究目的 | 第35页 |
| 2 研究假设 | 第35页 |
| 3 研究对象 | 第35页 |
| 4 研究工具 | 第35-37页 |
| 5 研究结果 | 第37-49页 |
| 5.1 宗教性现状 | 第37-43页 |
| 5.3 横断比较 | 第43-48页 |
| 5.5 影响因素研究 | 第48-49页 |
| 6 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五部分 佛教徒宗教性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| 第50-55页 |
| 1. 研究目的 | 第50页 |
| 2 研究方法 | 第50-51页 |
| 2.1 对象 | 第50页 |
| 2.2 访谈提纲 | 第50-51页 |
| 2.3 访谈实施 | 第51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4页 |
| 3.1 宗教性变化 | 第51-52页 |
| 3.2 发展历程 | 第52-53页 |
| 3.3 影响因素 | 第53-54页 |
| 4 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第六部分 总体讨论 | 第55-60页 |
| 1 关于佛教徒宗教性的概念与结构 | 第55页 |
| 2 关于中国佛教徒宗教性量表的编制 | 第55-56页 |
| 3 关于中国佛教徒宗教性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| 第56-58页 |
| 4 关于质性访谈 | 第58页 |
| 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58-59页 |
| 6 未来研究展望 | 第59-60页 |
| 第七部分 结论 | 第60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| 附录A 中国佛教徒宗教性量表部分项目列举 | 第66-67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7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