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清时期道教女丹学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0页 |
·研究动机与目的 | 第7页 |
·研究成果回顾 | 第7-9页 |
·涉及内丹思想的著作 | 第7-8页 |
·国内外女丹学相关研究 | 第8页 |
·相关论文 | 第8-9页 |
·本文创新之处 | 第9页 |
·本文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第二章 道教内丹学说思想渊源及其发展 | 第10-15页 |
·内丹学说的源流 | 第11-12页 |
·内丹名称的由来 | 第12-13页 |
·内丹学说的发展 | 第13-15页 |
第三章 道教女丹学概论 | 第15-22页 |
·道教女丹学的形成 | 第15-17页 |
·道教女丹学的思想渊源 | 第15-16页 |
·道教女丹学形成原因 | 第16-17页 |
·道教女丹学重要概念 | 第17-18页 |
·道教女丹学发展脉络 | 第18-22页 |
·道教女丹学发展及其主要人物 | 第18-20页 |
·道教女丹学主要派别 | 第20-22页 |
第四章 明清时期道教女丹学的发展 | 第22-24页 |
·明清时期道教女丹学发展背景 | 第22页 |
·明清时期道教女丹学主要特征 | 第22-23页 |
·明清时期道教女丹学的三教合一 | 第22-23页 |
·明清时期道教女丹学的世俗化 | 第23页 |
·明清时期道教女丹学重要典籍 | 第23-24页 |
第五章 明清时期道教女丹学修炼思想 | 第24-39页 |
·全真教女丹清静功法 | 第24-33页 |
·筑基炼己 | 第24-26页 |
·炼精化炁 | 第26-29页 |
·炼炁化神 | 第29-31页 |
·炼神还虚 | 第31-32页 |
·炼虚合道 | 第32-33页 |
·龙门派女丹双修功法 | 第33-36页 |
·不违坤道 | 第33-34页 |
·止念调心 | 第34页 |
·按摩存注 | 第34-35页 |
·引俟彼岸 | 第35页 |
·法身净境 | 第35-36页 |
·专柔化念 | 第36页 |
·其他丹经女丹功法 | 第36-39页 |
第六章 明清时期女丹学的影响 | 第39-48页 |
·明清时期女丹学在道教史上的地位 | 第39页 |
·明清时期道教女丹学的实用价值 | 第39-46页 |
·增强体质,消除疾病 | 第39-42页 |
·调经固炁,延缓衰老 | 第42-43页 |
·缓和心情,舒解压力 | 第43-44页 |
·女丹学功效实例 | 第44-46页 |
·明清时期道教女丹学的现实意义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