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9-10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0-11页 |
摘要 | 第1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30页 |
1 生物入侵与新武器假说 | 第14-19页 |
1.1 生物入侵的危害 | 第14-16页 |
1.1.1 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结构 | 第14-15页 |
1.1.2 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| 第15页 |
1.1.3 威胁人类健康 | 第15-16页 |
1.2 生物入侵成功的原因 | 第16-19页 |
1.2.1 天敌逃避假说(ERH) | 第16-18页 |
1.2.2 新武器假说(NWH) | 第18-19页 |
2 入侵生物新武器的动态可塑性 | 第19-22页 |
2.1 动态可塑性理论的提出 | 第19-20页 |
2.2 动态可塑性理论的依据 | 第20-22页 |
2.3 入侵生物新武器的动态可塑性 | 第22页 |
3 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| 第22-26页 |
3.1 常见的化感物质 | 第23页 |
3.2 化感物质的研究方法 | 第23-25页 |
3.2.1 化感物质的提取、分离、鉴定方法 | 第23-24页 |
3.2.2 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方法 | 第24-25页 |
3.3 化感作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3.3.1 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影响 | 第25页 |
3.3.2 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| 第25页 |
3.3.3 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3.3.4 对协同进化的影响 | 第26页 |
4 加拿大一枝黄花 | 第26-29页 |
4.1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形态特征 | 第26页 |
4.2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分布 | 第26-28页 |
4.3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学成分及应用 | 第28页 |
4.4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| 第28-29页 |
5 研究目标、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29-30页 |
5.1 研究目标与意义 | 第29页 |
5.2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9-30页 |
第二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根水提取物各萃取相化感作用强弱比较 | 第30-35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30-31页 |
1.1 材料 | 第30页 |
1.2 各种萃取相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1.3 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 | 第31页 |
1.4 对莴苣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 | 第31页 |
1.5 数据分析 | 第31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1 处理液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2.2 处理液对莴苣幼苗生长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 讨论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根水提取物正丁醇萃取相的化感作用研究 | 第35-42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35-36页 |
1.1 材料 | 第35页 |
1.2 根水提取物正丁醇萃取相的制备 | 第35页 |
1.3 对测试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 | 第35-36页 |
1.4 对测试种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 | 第36页 |
1.5 数据分析 | 第36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40页 |
2.1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36-40页 |
2.2 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| 第40页 |
3 讨论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正丁醇萃取相硅胶分离组分的化感作用研究 | 第42-52页 |
1 材料、仪器和方法 | 第42-44页 |
1.1 材料、仪器 | 第42页 |
1.2 正丁醇萃取相制备型分离 | 第42-43页 |
1.3 对测试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 | 第43页 |
1.4 对测试种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 | 第43页 |
1.5 分离组分液相-质谱(LC-MS)分析 | 第43页 |
1.6 数据分析 | 第43-44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4-50页 |
2.1 正丁醇萃取相分离组分与上样量的质量守恒分析 | 第44页 |
2.2 分离组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2.3 分离组分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| 第45-48页 |
2.4 分离组分液相-质谱(LC-MS)分析数据的物质推测 | 第48-50页 |
3 讨论 | 第50-52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创新点 | 第52-54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4-66页 |
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或接收的文章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