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| 第10-16页 |
1.3.1 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3-15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5 数据来源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1.1 农户 | 第18页 |
2.1.2 农户收入 | 第18-19页 |
2.2 相关理论 | 第19-22页 |
2.2.1 政府宏观调控理论 | 第19页 |
2.2.2 制度创新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3 产权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4 国民收入分配理论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青州市农民收入结构 | 第22-28页 |
3.1 青州市及农业发展概况 | 第22-23页 |
3.2 青州市农户收入概况 | 第23-25页 |
3.2.1 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状况 | 第24页 |
3.2.2 农户收入结构变动状况 | 第24-25页 |
3.3 青州市农民收入变动的基本特征 | 第25-26页 |
3.3.1 农户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仍然占主导地位,但所占比重缓慢下降 | 第25页 |
3.3.2 农户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快速上升,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缓慢上升 | 第25-26页 |
3.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| 第2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四章 青州市农民增收的制度障碍 | 第28-34页 |
4.1 青州市农民收入增加制度障碍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| 第28页 |
4.2 青州市农民増收体制性障碍具体分析 | 第28-34页 |
4.2.1 农民经济组织制度 | 第28-29页 |
4.2.2 农村金融制度 | 第29页 |
4.2.3 城乡分割制度 | 第29-30页 |
4.2.4 农村土地制度 | 第30-32页 |
4.2.5 政府支农制度 | 第32页 |
4.2.6 农村公共管理制度 | 第32-34页 |
第五章 青州市农民增收的制度创新 | 第34-38页 |
5.1 针对家庭经营性收入及其主要制度创新 | 第34-35页 |
5.1.1 优化环境,从农户孤军作战向组织增收转变 | 第34页 |
5.1.2 倾斜信贷,从农商行和农合行独撑向商业银行共担涉农贷款转变 | 第34-35页 |
5.2 针对工资性收入及其主要制度创新 | 第35页 |
5.3 针对财产性收入及其主要制度创新 | 第35-36页 |
5.4 针对转移性收入及其主要制度创新 | 第36页 |
5.4.1 完善政府支农制度,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| 第36页 |
5.4.2 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| 第36页 |
5.5 各个制度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 | 第36-38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38-40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38-39页 |
6.1.1 山东省青州市农民收入变动基本特征 | 第38页 |
6.1.2 山东省青州市农民增收的制度创新 | 第38-39页 |
6.2 展望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
个人简介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