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集装箱场站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3-19页 |
2.1 集装箱场站 | 第13-16页 |
2.1.1 集装箱货运站 | 第13-15页 |
2.1.2 集装箱堆场 | 第15页 |
2.1.3 集装箱场站 | 第15-16页 |
2.2 集装箱场站基本业务 | 第16页 |
2.3 集装箱场站的主要功能 | 第16-18页 |
2.3.1 集装箱码头配套功能 | 第17页 |
2.3.2 箱管服务功能 | 第17-18页 |
2.3.3 货运站服务功能 | 第18页 |
2.3.4 监管功能 | 第1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锦州港集装箱场站发展分析 | 第19-29页 |
3.1 锦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 | 第19-25页 |
3.1.1 锦州港集装箱运输经济腹地 | 第19-21页 |
3.1.2 锦州港集装箱码头基础设施 | 第21-22页 |
3.1.3 锦州港集装箱运输航线 | 第22-23页 |
3.1.4 锦州港集装箱运输集疏运条件 | 第23-24页 |
3.1.5 锦州港集装箱吞吐量 | 第24-25页 |
3.2 锦州港集装箱场站发展现状 | 第25-28页 |
3.2.1 锦州港集装箱场站发展沿革 | 第25-26页 |
3.2.2 锦州港集装箱场站特点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2.3 锦州港集装箱场站发展中的不合理因素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4章 锦州港集装箱场站业务量预测 | 第29-43页 |
4.1 锦州港集装箱场站业务量与集装箱量的相关性分析 | 第29-35页 |
4.1.1 相关性分析方法 | 第29-30页 |
4.1.2 集装箱场站箱量来源分析 | 第30-34页 |
4.1.3 锦州港集装箱场站业务量与集装箱吞吐量相关性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2 锦州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| 第35-41页 |
4.2.1 灰色预测模型 | 第35-39页 |
4.2.2 锦州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| 第39-41页 |
4.3 锦州港集装箱场站业务量预测 | 第4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5章 锦州港集装箱场站发展规模及对策研究 | 第43-53页 |
5.1 锦州港集装箱场站发展规模分析 | 第43-45页 |
5.1.1 集装箱场站规模需求分析 | 第43页 |
5.1.2 现有场站规模需求分析 | 第43-45页 |
5.1.3 场站业务拓展 | 第45页 |
5.2 锦州港集装箱场站布局 | 第45-50页 |
5.2.1 集装箱场站布局原则 | 第45-46页 |
5.2.2 集装箱场站布局现状分析 | 第46-48页 |
5.2.3 锦州港集装箱场站布局建议 | 第48-50页 |
5.3 锦州港集装箱场站发展建议 | 第50-52页 |
5.3.1 深入挖掘腹地货源及自身潜能 | 第50页 |
5.3.2 建立完善的集疏运网络体系 | 第50-51页 |
5.3.3 加快集装箱场站信息系统建设 | 第51页 |
5.3.4 加强集装箱运输场站管理人才培养 | 第51-5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6.1 结论 | 第53页 |
6.2 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