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新闻学、新闻事业论文--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

框架理论下的中国国庆日--以《纽约日报》对中国60周年国庆日的报道为例

致谢第1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9页
引言第9-10页
1 文献综述第10-17页
   ·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·选题的现实意义与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第14-15页
   ·媒体选择第15-17页
   ·分析单位第17页
2 新闻框架所呈现的拟态环境第17-20页
   ·新闻框架中拟态环境的形成第17-19页
   ·新闻框架下的受众意识的演变第19-20页
3 对《纽约时报》中国60 周年国庆日的定量分析第20页
4《纽约时报》报道所呈现出的新中国60 周年发展框架第20-32页
   ·《纽约时报》为中国构建的并不能代表新闻真实的极端负面框架第20-23页
   ·《纽约时报》采取了多种新闻报道方法来构建关于中国庆日特定的新 闻框架第23-32页
     ·运用类比、将看似同类性质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放置在一起,由此及彼来为 受众造成心理暗示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多次运用敏感的极具意识形态意义的词汇第24-26页
     ·经济上宣扬中国威胁论第26页
     ·经济上大肆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宣扬中国威胁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以下见大,从小事说起,从微观入手,进而武断地扫视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在报道空间允许媒体表态的前提下,所给出的评论犀利,一针见血,且不留余 地第28-29页
     ·采用 DEE 结构法对事件进行解释和分析,引用新闻来源,最后巧妙地对事件 价值进行评论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用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事实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为读者预设主题基调第31页
     ·强烈地采取了新闻偏见第31-32页
5 英语文体学角度发生的审视第32-40页
   ·从句与单句交叉使用,各显其章第32-33页
   ·采用插入语进行背景解释第33-34页
   ·大量使用符合消息源说话特点的引语第34-35页
   ·大量利用图片以及图标来生动说明新闻,深化报道主题第35-38页
   ·在标题中进行背景解释第38-39页
   ·多次利用类比、借代、比喻、夸张等英语修辞手法第39-40页
6 框架设定的作用和意义第40-42页
   ·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和发展进程第40页
   ·强调新闻事实的价值,感染读者第40-41页
   ·令新闻报道与新闻研究具有可控与可操纵性,促进国际传播的发 展第41-42页
   ·有意识地塑造媒介形象与新闻事实,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受众对新闻事实本身的正 确了解第42页
7 框架理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第42-45页
   ·媒体框架采用的多样性下,新闻客观性仍然是首要第42-43页
   ·在面对来自不同的媒体对相同事件所采取的截然不同的新闻框架时,应保持清醒 头脑第43-44页
   ·要善于学习西方媒体的新闻写作技巧,学为所用,提高中国对外传播的传播效果、 为中国在国际传播中塑造良好形象第44页
   ·在新闻框架的有效与正确运用下,正确发挥媒介的舆论引导,以提高受众知识文 化水平等目的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44-45页
结语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舆论被主流媒体引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
下一篇:网络媒体与报纸的博弈在上海世博前期报道中的体现--以腾讯和上海六家报纸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