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引言: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1 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及认定理论 | 第10-16页 |
1.1 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1.1.1 “市场支配地位”概念的来源 | 第10页 |
1.1.2 我国对“市场支配地位”的定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理论 | 第11-16页 |
1.2.1 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的法理依据 | 第11-12页 |
1.2.2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标准 | 第12-13页 |
1.2.3 认定市场支配地位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 | 第13-16页 |
2 互联网行业相关市场界定方面的新问题 | 第16-22页 |
2.1 相关市场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2.2 相关地区市场的界定更加复杂 | 第17-20页 |
2.2.1 仅以网络方式销售时相关地区市场的界定 | 第18-19页 |
2.2.2 同时采用网络与实体方式销售时相关市场的界定 | 第19-20页 |
2.3 传统产业中的“假定垄断者测试法”面临挑战 | 第20-22页 |
3 互联网行业市场份额认定方面的新问题 | 第22-25页 |
3.1 市场份额的计算方法需要重新调整 | 第22-23页 |
3.1.1 市场份额的计算对象需要调整 | 第23页 |
3.1.2 市场份额的计算范围需要调整 | 第23页 |
3.2 市场份额及其数值功能需要重新评估 | 第23-25页 |
3.2.1 大的市场份额难以准确代表企业的市场支配能力 | 第24页 |
3.2.2 小的市场份额不能真正表明企业不会形成垄断 | 第24-25页 |
4 互联网行业市场进入壁垒方面的新问题 | 第25-29页 |
4.1 网络效应对市场进入的阻碍 | 第25-26页 |
4.2 锁入效应对市场进入的阻碍 | 第26-27页 |
4.3 知识产权对市场进入的阻碍 | 第27页 |
4.4 技术标准对市场进入的阻碍 | 第27-29页 |
5 互联网行业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方法 | 第29-33页 |
5.1 界定相关市场 | 第29-31页 |
5.1.1 盈利模式测试法 | 第29-30页 |
5.1.2 产品性能测试法 | 第30-31页 |
5.1.3 销售方式测试法 | 第31页 |
5.2 确定市场份额 | 第31-32页 |
5.3 进行市场进入壁垒分析 | 第32-33页 |
结语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7页 |
致谢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