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内科学论文--心脏、血管(循环系)疾病论文--血压异常论文--高血压论文

经导管消融去肾神经术对高血压犬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符号说明第10-11页
1 前言第11-13页
2 材料与方法第13-20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对象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饲料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主要试剂(表2-1)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主要仪器设备(表2-2)第14-15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动物模型制备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监测指标第15页
    2.3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手术干预第15-16页
    2.4 标本的采集及处理第16-17页
    2.5 实验指标的观察及检测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电解质(钠离子)及血管紧张素Ⅱ的测定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TBA法测定血清丙二醛(MDA)浓度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(NO)浓度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化学法测定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(eNOS)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ELISA测定血清NADPH氧化酶浓度第19页
    2.6 统计学处理第19-20页
3 结果第20-35页
    3.1 各实验组建模前后体重、心率的变化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各实验组建模前后体重的比较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各实验组建模前后心率的比较第20页
    3.2 各实验组建模前后血压的变化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各实验组建模前后收缩压的比较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各实验组建模前后舒张压的比较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各实验组建模前后平均动脉压的比较第22-23页
    3.3 各实验组建模前后血钠的变化第23页
    3.4 各实验组建模前后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变化第23-24页
    3.5 各实验组建模前后血清NADPH氧化酶、MDA的变化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各实验组建模前后血清NADPH氧化酶的比较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各实验组建模前后血清MDA的比较第24-25页
    3.6 各实验组建模前后血清eNOS、NO的变化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各实验组建模前后血清eNOS的比较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各实验组建模前后血清NO的比较第26-27页
    3.7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后体重、心率的变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前后体重的比较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前后心率的比较第27-28页
    3.8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后血压的变化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8.1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后收缩压的比较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8.2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后舒张压的比较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8.3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后平均动脉压的比较第30-31页
    3.9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后血钠的变化第31页
    3.10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后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变化第31-32页
    3.11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前后NADPH-ox、MDA含量的比较第32-33页
    3.12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前后eNOS、NO含量的比较第33-35页
4 讨论第35-41页
    4.1 高血压的治疗进展第35-36页
    4.2 高血压大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机制第36-37页
    4.3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对血压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第37页
    4.4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对氧化应激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4.5 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对eNOS/NO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4.6 实验不足之处及展望第39-40页
    4.7 总结第40-41页
5 结论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6页
综述第46-5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2-5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56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SAAG、ADA及LDH联合检测对腹水病因的鉴别诊断价值
下一篇:血浆IL-17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并颈动脉硬化的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