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英文缩写注解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A2M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| 第11-18页 |
1.1 前言 | 第11-12页 |
1.2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对象 | 第12页 |
1.2.2 血标本采集与处理 | 第12页 |
1.2.3 主要试剂及耗材 | 第12页 |
1.2.4 主要仪器 | 第12-13页 |
1.3 实验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cELISA法 | 第13-14页 |
1.3.2 结果计算 | 第14页 |
1.3.3 统计学方法 | 第14页 |
1.4 实验结果 | 第14-16页 |
1.4.1 绘制标准曲线 | 第14-15页 |
1.4.2 各组血清中A2M浓度的计算 | 第15-16页 |
1.5 讨论 | 第16-17页 |
1.6 结论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A2M、Stat3、IL22、IL17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粘膜中的表达及共定位 | 第18-34页 |
2.1 前言 | 第18页 |
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1页 |
2.2.1 研究对象 | 第18-19页 |
2.2.2 鼻粘膜标本采集与处理 | 第19页 |
2.2.3 主要试剂及耗材 | 第19-20页 |
2.2.4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0页 |
2.2.5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1-23页 |
2.3.1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(免疫荧光单标记) | 第21-22页 |
2.3.2 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 | 第22-23页 |
2.4 实验结果 | 第23-28页 |
2.4.1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| 第23-26页 |
2.4.2 统计结果分析 | 第26-28页 |
2.5 讨论 | 第28-33页 |
2.6 结论 | 第33-34页 |
总结论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40页 |
综述 | 第40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