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电影、电视艺术论文--电影、电视艺术理论论文--电影、电视艺术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

影像中的政治意识--新中国主流电影的政治文化分析

中文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 问题的提出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二、文献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 海外研究状况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 国内研究状况第14-16页
    三、概念界定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 政治文化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 主流电影第17-18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第二章 主流电影的政治社会化使命第20-33页
    一、增强政治认同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 强化国家认同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 树立制度认同第23-25页
    二、推动政治整合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 统一社会思想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 改造私有观念第27-28页
    三、贯彻官方意识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 深入乡村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 观念启蒙第30-33页
第三章 主流电影的政治化生产第33-42页
    一、政治先导的电影生产体制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 电影内容的政治审查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官方主导的电影行销第36-37页
    二、电影作品的政治批评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 电影的意识形态评论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 意识形态评论后的政治斗争第39-42页
第四章 主流电影的政治文化效果第42-57页
    一、对权威的态度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 新旧权威的更替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 “造反有理”的悖论第45-47页
    二、阶层关系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1. 阶层裂痕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 反智主义第50-52页
    三、角色定位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1. 新女性的定位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 精英与大众第54-57页
结语第57-60页
    一、“与时变”:适应市场化时代的传播要求第57-58页
    二、“与俗化”:构筑世俗化主题的政治文化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18世纪英国粮食骚乱中的民众心态研究
下一篇:俄汉语颜色词特点研究--以颜色词《白》/《红》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