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18页 |
·小麦条锈菌简介 | 第11-12页 |
·小麦条锈菌的生活史 | 第11页 |
·小麦条锈菌的侵染特征 | 第11-12页 |
·短柄草的简介 | 第12-15页 |
·短柄草的生物学特性 | 第12页 |
·有关短柄草的突变体 | 第12页 |
·短柄草相关的病原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短柄草的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短柄草的分子细胞遗传学、分子生物学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非寄主抗病性 | 第15-16页 |
·非寄主抗病性的简介 | 第15页 |
·非寄主抗病性的组织细胞病理学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荧光染色技术 | 第16-17页 |
·荧光染色的原理 | 第16-17页 |
·DAPI 荧光染料简介 | 第17页 |
·荧光显微技术的发展应用 | 第17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短柄草与小麦条锈菌的互作过程研究 | 第18-3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短柄草生态型和条锈病菌菌种 | 第18页 |
·短柄草幼苗的培育与接种 | 第18页 |
·短柄草的组织病理学样品的制备 | 第18-19页 |
·短柄草的电镜样品的制备 | 第19-2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0-31页 |
·条锈菌接种于非寄主短柄草的表观特征 | 第20-22页 |
·条锈菌在非寄主短柄草上侵染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| 第22-27页 |
·条锈菌CYR23 的夏孢子入侵短柄草ABR100 前的行为 | 第27-29页 |
·条锈菌与短柄草互作的超微结构特征 | 第29-31页 |
·讨论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小麦条锈菌夏孢子阶段核相状况以及侵染方式研究 | 第33-4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3-35页 |
·供试小麦材料和条锈病菌菌种 | 第33页 |
·小麦条锈菌的接种方法 | 第33页 |
·小麦条锈菌细胞核的荧光染色技术 | 第33-34页 |
·生物电镜样品的制备 | 第34-3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4页 |
·小麦条锈菌的夏孢子阶段核相状况 | 第35-40页 |
·小麦条锈菌夏孢子入侵方式比较 | 第40-44页 |
·同种生理小种的条锈菌在不同温度下侵染方式研究 | 第44页 |
·讨论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46-48页 |
·揭示了小麦条锈菌在短柄草上的侵染进程 | 第46页 |
·揭示了小麦条锈菌与短柄草互作的组织细胞病理学特征 | 第46页 |
·揭示了小麦条锈菌与短柄草互作中非寄主抗病类型 | 第46-47页 |
·揭示了小麦条锈菌的夏孢子阶段的核相状况 | 第47页 |
·揭示了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的入侵方式 | 第47页 |
·揭示了温度可能是影响条锈菌入侵方式的因素之一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