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低维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、改性及催化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创新点摘要第7-11页
前言第11-13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-23页
    1.1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纳米二氧化钛的结构性质及光催化原理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二氧化钛的结构与性质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原理第14-15页
    1.3 影响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半导体的能带位置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光生电子-空穴的分离与捕获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晶体结构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晶格缺陷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比表面积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光催化剂的粒径尺寸第16页
    1.4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水热法和溶剂热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溶胶凝胶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其他制备纳米TiO_2材料的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纳米二氧化钛的改性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贵金属沉积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复合半导体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离子掺杂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光敏化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表面还原处理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6 表面蜇合及衍生作用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7 超强酸化第20页
    1.6 纳米光催化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光催化材料对有机废水的处理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光催化材料对无机废水的处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光催化材料用于净化自来水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光催化材料对大气污染的治理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5 光催化材料用于消毒领域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6 光催化材料用于处理固体废弃物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7 光催化材料用于吸收紫外线第21-22页
    1.7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2-23页
第二章 超声波、电场、热场和紫外光协同降解有机物的光催化研究第23-31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3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本实验所用药品及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二氧化钛纳米纤维的制备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光催化降解实验第24-25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单独紫外光场降解实验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单独电场降解实验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单独热场降解实验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单独超声波场降解实验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电场-紫外光场耦合降解实验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热场-紫外光场耦合降解实验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超声波场-紫外光场耦合降解实验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紫外光场、热场、电场、超声波场四场耦合实验第28-3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三章 电纺制备PDA-Ag/TiO_2多孔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研究第31-4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药品及设备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多孔Ag/TiO_2 NFs前驱体溶液的制备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多孔Ag/TiO_2 NFs的制备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多孔PDA-Ag/TiO_2 NFs的制备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纯TiO_2 NFs和多孔TiO_2 NFs的制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催化剂的表征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光催化降解实验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光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第34-35页
    3.3 分析与讨论第35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演示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四种催化剂的SEM图像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多孔PDA-Ag/TiO_2 NFs的TEM图像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XRD图谱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紫外可见-漫反射吸收光谱(UV-vis)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傅里叶红外(FT-IR)光谱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样品的比表面积及孔径结构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四种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实验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动力学分析图像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0 多孔PDA-Ag/TiO_2 NFs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降解机理第43-4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 PDA-PbO_2/TiO_2纳米管电极的制备及光电催化协同降解甲苯第45-5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5-46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仪器及药品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TiO_2 NTs/Ti的制备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PbO_2/TiO_2 NTs/Ti复合电极的制备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PDA-PbO_2/TiO_2 NTs /Ti复合电极的制备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甲苯溶液的制备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电催化降解实验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光电催化降解实验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光电电极的性能评价第48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PDA-PbO_2/TiO_2 NTs/Ti复合电极的制备过程演示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SEM图像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XRD图谱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傅里叶红外(FT-IR)光谱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紫外可见-漫反射吸收光谱(UV-vis)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三种电极的的电化学性能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三种电极的的光电化学性能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三种电极在光电催化条件下降解甲苯的电流密度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9 PDA-PbO_2/TiO_2 NTs/Ti复合电极光电催化降解甲苯的反应原理第5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结论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7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67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纳米纤维素/磺化聚砜改性聚砜膜的研究
下一篇:玉米自交系盐胁迫响应miRNA及其靶基因的鉴定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