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1.1 碳纳米材料概述 | 第12-15页 |
1.1.1 零维碳纳米材料-富勒烯 | 第12-14页 |
1.1.2 一维碳纳米材料-碳纳米管 | 第14页 |
1.1.3 二维碳纳米材料-石墨烯 | 第14-15页 |
1.2 石墨烯在拉曼领域的应用 | 第15-18页 |
1.2.1 拉曼光谱以及SERS | 第15-16页 |
1.2.2 石墨烯作为SERS探针 | 第16-18页 |
1.3 金属纳米材料在生物方面的应用 | 第18-23页 |
1.3.1 金属纳米材料的概述 | 第18-20页 |
1.3.2 金纳米棒在生物方面的应用 | 第20-23页 |
1.4 本论文研究的构想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多功能金纳米棒石墨纳米囊AuNR@G的制备表征以及热疗特性 | 第25-37页 |
2.1 前言 | 第25-26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6-29页 |
2.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26-27页 |
2.2.2 金纳米棒的制备 | 第27页 |
2.2.3 AuNR@SiO_2的制备 | 第27页 |
2.2.4 AuNR@G的制备 | 第27-28页 |
2.2.5 Au@G的制备 | 第28页 |
2.2.6 R6G的SERS检测 | 第28页 |
2.2.7 用808nm激光照射AuNR@G的光热温度曲线 | 第28页 |
2.2.8 AuNR@G的热疗实验 | 第28-29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6页 |
2.3.1 AuNR和AuNR@SiO_2的表征 | 第29-30页 |
2.3.2 AuNR@G的结构表征 | 第30-32页 |
2.3.3 AuNR@G的稳定性 | 第32-33页 |
2.3.4 Au@G的结构表征 | 第33页 |
2.3.5 AuNR@G用于R6G的SERS检测 | 第33-35页 |
2.3.6 研究AuNR@G在808nm激光照射下的光热升温效果 | 第35-36页 |
2.3.7 AuNR@G用于对癌细胞的热疗效果的研究 | 第36页 |
2.4 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3章 金纳米棒石墨纳米囊AuNR@G多模态成像研究 | 第37-47页 |
3.1 前言 | 第37-38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8-40页 |
3.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38页 |
3.2.2 时域有限差分(FDTD)模拟 | 第38-39页 |
3.2.3 细胞毒性试验 | 第39页 |
3.2.4 细胞的拉曼成像 | 第39页 |
3.2.5 细胞的双光子荧光成像 | 第39页 |
3.2.6 核酸适配体修饰AuNR@G | 第39页 |
3.2.7 组织切片的实验 | 第39-40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6页 |
3.3.1 AuNR@G的细胞毒性试验 | 第40页 |
3.3.2 AuNR@G和Au@G的FDTD实验 | 第40-41页 |
3.3.3 AuNR@G和Au@G的细胞拉曼成像 | 第41-43页 |
3.3.4 AuNR@G和Au@G的细胞双光子成像 | 第43-44页 |
3.3.5 核酸适配体修饰的AuNR@G的浓度优化 | 第44-45页 |
3.3.6 AuNR@G和Au@G的组织成像 | 第45-46页 |
3.4 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稳定独特的石墨拉曼内标纳米颗粒用于SERS的定量分析 | 第47-57页 |
4.1 前言 | 第47-48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48-50页 |
4.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48页 |
4.2.2 AGNs的制备 | 第48-49页 |
4.2.3 AGNs的时域有限差分法(FDTD)模拟 | 第49页 |
4.2.4 AGNs的拉曼检测 | 第49页 |
4.2.5 AGNs的细胞实验 | 第49-50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5页 |
4.3.1 AGNs的制备和表征 | 第50-51页 |
4.3.2 AGNs的SERS最佳信号的调控 | 第51-52页 |
4.3.3 AGNs的FDTD模拟 | 第52页 |
4.3.4 AGNs的SERS定量测定 | 第52-53页 |
4.3.5 AGNs作为内标用于SERS拉曼分析的实验 | 第53-55页 |
4.3.6 AGNs在细胞中的拉曼成像 | 第55页 |
4.4 小结 | 第55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71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