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研究背景 | 第11-21页 |
1.1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| 第11-16页 |
1.1.1 病名的认识 | 第11-13页 |
1.1.2 病因病机的认识 | 第13-15页 |
1.1.3 辨证分型 | 第15-16页 |
1.2 PRO与中医学的关系 | 第16-18页 |
1.2.1 PRO与中医问诊 | 第16-17页 |
1.2.2 PRO与中医辨证 | 第17-18页 |
1.2.3 PRO与中医整体观 | 第18页 |
1.3 PRO量表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4 慢性肾脏病PRO量表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诊断临床数据采集工具的研制 | 第21-47页 |
2.1 研究目的 | 第21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21-26页 |
2.2.1 总体思路 | 第21页 |
2.2.2 研究步骤 | 第21-26页 |
2.3 结果 | 第26-47页 |
2.3.1 文献研究 | 第26-28页 |
2.3.2 专家咨询 | 第28-29页 |
2.3.3 条目池的形成 | 第29-30页 |
2.3.4 确立条目的形式、备选答案及形成采集工具初稿 | 第30-31页 |
2.3.5 小范围认知性测试 | 第31页 |
2.3.6 现场调查 | 第31-32页 |
2.3.7 条目筛选 | 第32-45页 |
2.3.8 采集工具最终版的确定 | 第45-47页 |
第三章 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诊断临床数据采集工具的考评 | 第47-53页 |
3.1 研究方法 | 第47页 |
3.2 数据采集 | 第47页 |
3.3 统计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3.1 信度分析 | 第47页 |
3.3.2 效度分析 | 第47页 |
3.3.3 可行性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4 结果 | 第48-50页 |
3.4.1 信度 | 第48页 |
3.4.2 效度 | 第48-49页 |
3.4.3 可行性 | 第49-50页 |
3.5 讨论 | 第50-53页 |
3.5.1 采集工具研制的关键环节 | 第50-51页 |
3.5.2 采集工具心理测量学特征考评 | 第51页 |
3.5.3 创新性 | 第51页 |
3.5.4 研究的局限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| 第51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附录 | 第58-75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统计学审核证明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