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药理学论文--中药实验药理论文

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UC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IFN-γ、IL-13的影响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英文缩略词表第9-10页
引言第10-11页
一.材料与方法第11-15页
    1.实验材料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动物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主要设备与仪器第11页
    2.实验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实验动物饲养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2 造模方法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模型评价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4 药物制备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5 动物分组与给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6 取材第13页
    3.观察指标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3.1 一般情况观察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病理切片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结肠黏膜组织IL-13、IFN-γ 测定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3.4 血清IL-13、IFN-γ 测定第14页
    4 统计学处理第14-15页
二.结果与分析第15-19页
    1 一般情况分析第15-16页
    2 病理学评分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病理结果病理图片见附表第16-17页
    3 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IL-13、IFN-γ 含量比较第17-19页
三.讨论第19-26页
    1.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第19-20页
    2.痛泻要方组方原理及研究第20页
    3 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4.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 Th1/Th2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2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4.3 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4 IFN-γ、IL-13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第23-24页
    5.模型讨论第24-26页
四.结论第26-27页
五.致谢第27-28页
参考文献第28-33页
附录第33-45页
    附录一:病理切片图第33-34页
    附录二: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研究进展第34-45页
        参考文献第40-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花椒毒素通过内质网途径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研究
下一篇:从OPG/RANKL/细胞因子网络探讨补骨脂素抗绝经后骨质疏松作用机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