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湿地公园中乡村景观保护与再生--天津东丽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.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.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.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3.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9-12页 |
1.3.1. 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1.3.2. 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2. 相关概念及理论 | 第12-16页 |
2.1. 城市湿地公园定义及有关概念辨析 | 第12页 |
2.1.1. 城市湿地公园概念 | 第12页 |
2.1.2. 相关概念辨析 | 第12页 |
2.2. 城市湿地公园相关理论 | 第12-14页 |
2.2.1. 景观生态学理论 | 第12-13页 |
2.2.2. 恢复生态学理论 | 第13-14页 |
2.2.3. 社区理论 | 第14页 |
2.3. 乡村景观概念及特点 | 第14-16页 |
3. 城市湿地公园概述 | 第16-20页 |
3.1. 城市湿地公园特征 | 第16页 |
3.2. 城市湿地公园分类 | 第16-17页 |
3.3.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3.3.1.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7页 |
3.3.2.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3.4.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存在问题 | 第18-20页 |
4. 城市湿地公园中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 | 第20-24页 |
4.1.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和目标 | 第20页 |
4.1.1.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| 第20页 |
4.1.2. 规划设计目标 | 第20页 |
4.2. 规划设计原则 | 第20-21页 |
4.3. 规划设计步骤 | 第21页 |
4.4. 规划设计内容 | 第21-22页 |
4.5. 城市湿地公园中乡村景观设计策略启发 | 第22-24页 |
5. 案例分析 | 第24-40页 |
5.1. 案例一: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| 第24-27页 |
5.1.1. 规划背景 | 第24-25页 |
5.1.2. 规划范围 | 第25页 |
5.1.3. 公园性质及功能定位 | 第25-26页 |
5.1.4. 功能分区 | 第26页 |
5.1.5. 湿地公园湿地景观规划方法 | 第26-27页 |
5.1.6.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方法 | 第27页 |
5.2. 案例二:上海嘉定湿地公园 | 第27-30页 |
5.2.1. 规划背景 | 第27-28页 |
5.2.2. 规划范围 | 第28-29页 |
5.2.3. 公园定位 | 第29页 |
5.2.4. 功能分区 | 第29-30页 |
5.3. 案例三:英国伦敦湿地中心 | 第30-32页 |
5.3.1. 规划背景 | 第30页 |
5.3.2. 规划范围 | 第30-31页 |
5.3.3. 规划设计 | 第31-32页 |
5.3.4. 规划设计意义 | 第32页 |
5.4. 案例四:香港湿地公园 | 第32-35页 |
5.4.1. 规划背景 | 第32页 |
5.4.2. 规划区位 | 第32页 |
5.4.3. 规划定位及目标 | 第32-33页 |
5.4.4. 规划设计 | 第33-35页 |
5.5. 案例五: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 | 第35-38页 |
5.5.1. 规划背景 | 第35页 |
5.5.2. 规划范围 | 第35页 |
5.5.3. 规划理念和目的 | 第35-36页 |
5.5.4. 规划设计 | 第36-38页 |
5.6. 案例分析总结 | 第38-40页 |
6. 天津东丽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| 第40-48页 |
6.1. 前期分析 | 第40-41页 |
6.1.1. 区位分析 | 第40页 |
6.1.2. 上位规划 | 第40页 |
6.1.3. 区域交通分析 | 第40页 |
6.1.4. 区域水系分析 | 第40-41页 |
6.1.5. 现状用地分析 | 第41页 |
6.1.6. 现状交通分析 | 第41页 |
6.1.7. 现状竖向分析 | 第41页 |
6.1.8. 现状综合评价(SWOT分析) | 第41页 |
6.2. 设计构思 | 第41-42页 |
6.2.1. 总体定位 | 第41-42页 |
6.2.2. 设计目标 | 第42页 |
6.2.3. 设计策略 | 第42页 |
6.3. 总体设计 | 第42页 |
6.3.1. 景观结构 | 第42页 |
6.3.2. 功能分区 | 第42页 |
6.4. 分区设计 | 第42-43页 |
6.4.1. 入口景观区 | 第42-43页 |
6.4.2. 乡村景观展示区 | 第43页 |
6.4.3. 湿地科普教育区 | 第43页 |
6.4.4. 湿地休闲娱乐区 | 第43页 |
6.4.5. 湿地生态保护区 | 第43页 |
6.4.6. 防护区 | 第43页 |
6.5. 专项设计 | 第43-46页 |
6.5.1. 交通分析 | 第43-44页 |
6.5.2. 驳岸分析 | 第44页 |
6.5.3. 竖向设计 | 第44页 |
6.5.4. 视线节点分析 | 第44页 |
6.5.5. 服务设施分析 | 第44页 |
6.5.6. 种植分析 | 第44-45页 |
6.5.7. 生态设计 | 第45-46页 |
6.5.8. 乡村景观保护专项分析 | 第46页 |
6.5.9. 科普教育专项分析 | 第46页 |
6.6. 技术经济指标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个人简介 | 第52-54页 |
导师简介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8页 |
附图目录 | 第58-60页 |
附件 | 第60-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