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6-8页 |
一、探望权的概述 | 第8-17页 |
(一) 对我国探望权相关条文的梳理 | 第8-9页 |
(二) 探望权的性质 | 第9-11页 |
(三) 探望权发展历程概述 | 第11-12页 |
(四) 探望权的理论基础 | 第12-15页 |
(五) 我国设立探望权制度的意义 | 第15-17页 |
二、域外探望权制度的比较分析 | 第17-23页 |
(一) 法国探望权制度 | 第17页 |
(二) 韩国探望权制度 | 第17-18页 |
(三) 德国探望权制度 | 第18-19页 |
(四) 美国探望制度 | 第19页 |
(五) 中外探望权制度比较之启示 | 第19-23页 |
三、完善我国探望权制度的构想 | 第23-35页 |
(一) 探望权制度宗旨的确定 | 第23-24页 |
(二) 探望权主体的明确 | 第24-28页 |
(三) 探望权的行使 | 第28-29页 |
(四) 探望的中止 | 第29-32页 |
(五) 探望的执行的保障 | 第32-33页 |
(六) 探望案件调解机构的构想 | 第33-35页 |
结语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