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前言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33页 |
1 中药质量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中药质量评价思路 | 第13页 |
·中药质量评价方法 | 第13-15页 |
2 苍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8页 |
·苍术的化学成分 | 第15-19页 |
·苍术的药理作用 | 第19-22页 |
·以苍术为代表的芳香中药质量评价 | 第22-28页 |
3 电子鼻技术的技术原理与应用 | 第28-33页 |
·电子鼻的技术原理 | 第28页 |
·电子鼻的应用 | 第28-33页 |
第二章 立题依据与研究方案 | 第33-38页 |
1 立题依据 | 第33-34页 |
2 研究内容 | 第34-36页 |
·苍术样品的收集与性状鉴别 | 第34-35页 |
·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对样品的分析 | 第35页 |
·HPLC对苍术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| 第35-36页 |
·GC-MS对苍术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| 第36页 |
·电子鼻对样品气味的测定及分析 | 第36页 |
3 技术路线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苍术样品的性状鉴别 | 第38-46页 |
第四章 苍术药材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 | 第46-52页 |
1 苍术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的摸索与结果分析 | 第46-51页 |
·苍术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的建立 | 第46-47页 |
·苍术样品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的分析 | 第47-51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HPLC对苍术化学成分的分析 | 第52-84页 |
1 苍术中苍术素含量测定 | 第52-59页 |
·苍术中苍术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52-55页 |
·苍术样品中苍术素含量测定结果 | 第55-58页 |
·苍术素含量与储藏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| 第58-59页 |
2 苍术中苍术苷A的含量测定 | 第59-66页 |
·苍术中苍术苷A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59-62页 |
·苍术样品中苍术苷A含量测定结果 | 第62-66页 |
3 苍术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| 第66-82页 |
·苍术HPLC指纹图谱方法的建立 | 第66-70页 |
·苍术HPLC指纹图谱测定结果 | 第70-77页 |
·苍术HPLC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 | 第77-82页 |
4 结果与讨论 | 第82-84页 |
第六章 苍术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| 第84-117页 |
1 GC-MS对苍术样品挥发油的分析 | 第84-100页 |
·正交实验法优选苍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| 第84-86页 |
·十三份苍术样品挥发油的提取与挥发油含量分析 | 第86-87页 |
·GC-MS法对苍术样品挥发油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87页 |
·GC-MS法对苍术样品挥发油测定结果 | 第87-100页 |
2. 顶空GC-MS(HS-GC-MS)对苍术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| 第100-111页 |
·HS-GC-MS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100-101页 |
·HS-GC-MS测定结果 | 第101-111页 |
3 HS-GC-MS结果的聚类分析 | 第111-115页 |
4 结果与讨论 | 第115-117页 |
第七章 电子鼻对苍术气味的分析与鉴别 | 第117-137页 |
1 A-FOX3000电子鼻仪器介绍 | 第117-118页 |
·仪器简介 | 第117-118页 |
·电子鼻数据处理方法 | 第118页 |
2 电子鼻条件摸索 | 第118-123页 |
·电子鼻检测参数的选择及优化 | 第119-123页 |
·电子鼻检测参数的确定 | 第123页 |
3 不同品种、不同产地苍术样品的测定及分析 | 第123-132页 |
·不同品种苍术判别模型的建立 | 第123-127页 |
·不同产地苍术判别模型的建立 | 第127-129页 |
·不同储藏期苍术判别模型的建立 | 第129-131页 |
·以茅苍术为指标的SQC判别模型优选优质苍术样品 | 第131-132页 |
4 电子鼻结果与其他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| 第132-135页 |
·与苍术苍术素、苍术苷A、挥发油含量的相关性 | 第132-134页 |
·与H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 | 第134页 |
·与GC-MS测定结果的相关性 | 第134-135页 |
5 结果与讨论 | 第135-137页 |
结果与讨论 | 第137-1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2-150页 |
致谢 | 第150-15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