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5页 |
1.1 概述 | 第14页 |
1.2 教学楼框架结构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1.3 框架填充墙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.1 国外试验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3.2 国内试验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4 填充墙的数值模拟研究 | 第17-19页 |
1.4.1 简化模拟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.2 实体模拟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5 填充墙性能改进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0页 |
1.6 高阻尼砂浆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1.7 框架结构中塑性铰的研究 | 第21-23页 |
1.7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1.7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2-23页 |
1.8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新型阻尼框架填充墙在教学楼框架中的试验研究 | 第25-41页 |
2.1 引言 | 第25页 |
2.2 试验目的 | 第25页 |
2.3 试验概况 | 第25-30页 |
2.3.1 模型设计及制作 | 第25-27页 |
2.3.2 材料性能 | 第27-28页 |
2.3.3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| 第28-29页 |
2.3.4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| 第29-30页 |
2.4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0-40页 |
2.4.1 破坏形态及分析 | 第30-33页 |
2.4.2 屈服荷载的确定 | 第33-34页 |
2.4.3 特征荷载实测值及分析 | 第34页 |
2.4.4 顶端位移实测值及延性分析 | 第34-35页 |
2.4.5 滞回曲线 | 第35-36页 |
2.4.6 骨架曲线对比分析 | 第36-37页 |
2.4.7 刚度退化过程分析 | 第37-39页 |
2.4.8 耗能能力分析 | 第39-4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3章 新型阻尼框架填充墙在教学楼框架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| 第41-49页 |
3.1 引言 | 第41页 |
3.2 有限单元法 | 第41-42页 |
3.2.1 有限单元法概述 | 第41页 |
3.2.2 有限元理论基本原理 | 第41-42页 |
3.2.3 有限元理论的基本步骤 | 第42页 |
3.3 ABAQUS简介 | 第42-44页 |
3.3.1 ABAQUS总体介绍 | 第42页 |
3.3.2 ABAQUS主要模块 | 第42-43页 |
3.3.3 ABAQUS的优势 | 第43页 |
3.3.4 纤维梁单元模型概述 | 第43-44页 |
3.3.5 ABAQUS子程序 | 第44页 |
3.4 新型高阻尼框架填充墙模型的建立 | 第44-47页 |
3.4.1 单元类型的选取 | 第44-45页 |
3.4.2 材料的本构模型 | 第45-46页 |
3.4.3 相互作用关系 | 第46页 |
3.4.4 荷载与边界条件 | 第46-47页 |
3.4.5 网格的划分 | 第47页 |
3.5 数值模拟结果及对比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5.1 滞回曲线的对比 | 第47页 |
3.5.2 边界条件及相互作用的差异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4章 阻尼填充墙对教学楼框架结构性能的影响 | 第49-61页 |
4.1 引言 | 第49页 |
4.2 模型简介 | 第49页 |
4.3 地震波的选取 | 第49-52页 |
4.4 多遇地震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| 第52-55页 |
4.4.1 加速度时程对比 | 第52-53页 |
4.4.2 层间位移时程对比 | 第53-54页 |
4.4.3 层间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对比 | 第54-55页 |
4.5 罕遇地震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| 第55-59页 |
4.5.1 加速度时程对比 | 第55-57页 |
4.5.2 层间位移时程对比 | 第57-58页 |
4.5.3 层间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对比 | 第58-59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5章 塑性铰出现后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剪力重分配效应分析 | 第61-73页 |
5.1 引言 | 第61页 |
5.2 理论分析 | 第61-64页 |
5.2.1 第1阶段 | 第61-62页 |
5.2.2 第2阶段 | 第62页 |
5.2.3 第3阶段 | 第62-63页 |
5.2.4 第4阶段 | 第63-64页 |
5.3 理论计算 | 第64页 |
5.4 有限元模拟分析 | 第64-67页 |
5.4.1 弱柱剪力分配情形 | 第64-65页 |
5.4.2 强柱剪力分配情形 | 第65-67页 |
5.5 轴压比对剪力重分配的影响 | 第67页 |
5.6 多跨框架的剪力分配系数 | 第67-68页 |
5.7 教学楼框架的剪力分配系数 | 第68-70页 |
5.7.1 外廊式教学楼框架 | 第68-70页 |
5.7.2 内廊式教学楼框架 | 第70页 |
5.8 带填充墙外廊式教学楼框架的剪力分配系数 | 第70-71页 |
5.9 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