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复合材料论文

复合材料汽车底护板的优化设计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3-19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3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-19页
第2章 复合材料的力学基础及成型工艺第19-30页
    2.1 复合材料的力学基础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复合材料的定义及其分类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弹性力学基础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复合材料的强度及破坏失效准则第21-23页
    2.2 复合材料的常见成型工艺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注塑成型工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拉挤成型工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喷射成型工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模压成型工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本文底护板的成型工艺第27-29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3章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第30-43页
    3.1 单向拉伸试验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原理及材料设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拉伸实验过程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抗拉强度的测定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弹性模量的测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泊松比及切变模量的测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实验数据统计与讨论第34-35页
    3.2 三点弯曲试验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原理及材料设备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弯曲实验过程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弯曲强度的测定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弯曲模量的测定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实验数据统计与讨论第38-39页
    3.3 冲击试验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实验原理及材料设备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冲击实验过程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冲击韧性的测定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实验数据统计与讨论第41-4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4章 复合材料底护板的有限元分析第43-52页
    4.1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思想第43-44页
    4.2 底护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安装位置及工况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材料与属性的设置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载荷和约束的施加第47-48页
    4.3 底护板的静力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静力分析基本理论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底护板的静力分析结果第48-49页
    4.4 底护板的模态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底护板的模态分析结果第50-5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5章 复合材料底护板的优化设计第52-60页
    5.1 结构优化设计简介第52-54页
    5.2 底护板优化设计的要求第54页
    5.3 底护板的结构优化设计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拓扑优化理论及参数设置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形貌优化理论及参数设置第55-56页
    5.4 优化分析结果第56-5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结论与展望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多级蜂窝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与耐撞性能研究
下一篇:填充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强度和刚度的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