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7页 |
1.1 前言 | 第13-19页 |
1.1.1 中性墨水及中性笔的简介 | 第13页 |
1.1.2 中性笔的书写原理及特点 | 第13-14页 |
1.1.3 中性墨水的组成与制备 | 第14-17页 |
1.1.4 国内中性笔及墨水的发展历史 | 第17-18页 |
1.1.5 中性墨水的研发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2 中性墨水制备的相关原理 | 第19-24页 |
1.2.1 中性墨水中颜料分散 | 第19-21页 |
1.2.2 中性墨水的流变特征 | 第21-24页 |
1.2.3 中性墨水的润滑原理 | 第24页 |
1.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| 第24-27页 |
1.3.1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24-25页 |
1.3.2 课题研究内容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分散树脂对中性墨水性能的影响 | 第27-37页 |
2.1 前言 | 第27页 |
2.2 试验部分 | 第27-29页 |
2.2.1 试验试剂 | 第27页 |
2.2.2 中性墨水色浆的制备 | 第27-28页 |
2.2.3 粒径测定 | 第28页 |
2.2.4 中性墨水的调制 | 第28页 |
2.2.5 流变测定 | 第28-29页 |
2.3 试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5页 |
2.3.1 分散树脂对中性墨水颜料色浆分散行为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2.3.2 分散树脂对中性墨水流变性能的影响 | 第31-35页 |
2.4 本章小节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炭黑对中性墨水性能影响 | 第37-47页 |
3.1 引言 | 第37页 |
3.2 试验部分 | 第37-38页 |
3.2.1 试验试剂 | 第37页 |
3.2.2 中性墨水色浆的制备 | 第37-38页 |
3.2.3 中性墨水色浆粒度测定 | 第38页 |
3.2.4 中性墨水的调制 | 第38页 |
3.2.5 中性墨水流变测定 | 第38页 |
3.3 试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5页 |
3.3.1 炭黑种类对中性墨水色浆性能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3.3.2 炭黑种类对中性墨水流变性能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3.3.3 炭黑含量对中性墨水流变参数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3.4 本章小节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溶剂与粒径分布对中性墨水性能的影响 | 第47-55页 |
4.1 引言 | 第47页 |
4.2 试验部分 | 第47-49页 |
4.2.1 试验试剂 | 第47页 |
4.2.2 中性墨水色浆的制备 | 第47页 |
4.2.3 粒径测定 | 第47-48页 |
4.2.4 中性墨水的调制 | 第48页 |
4.2.5 流变测定 | 第48页 |
4.2.6 特性黏度的测定 | 第48-49页 |
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4页 |
4.3.1 粒度分布对中性墨水色浆稳定性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3.2 粒度分布对中性墨水流变参数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4.3.3 溶剂对中性墨水流变参数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4.4 结论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丙烯酸类增稠剂对中性墨水性能影响 | 第55-67页 |
5.1 引言 | 第55页 |
5.2 试验部分 | 第55-56页 |
5.2.1 试验试剂 | 第55-56页 |
5.2.2 中性墨水色浆的制备 | 第56页 |
5.2.3 中性墨水的调制 | 第56页 |
5.2.4 中性墨水流变测定 | 第56页 |
5.2.5 微观测试 | 第56页 |
5.2.6 离心检测 | 第56页 |
5.2.7 表观黏度测定 | 第56页 |
5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6-66页 |
5.3.1 不同丙烯酸类增稠剂对中性墨水稳定性的影响 | 第56-59页 |
5.3.2 丙烯酸增稠剂对中性墨水流变性能的影响 | 第59-66页 |
5.4 本章小节 | 第66-67页 |
第六章 论文总结 | 第67-71页 |
6.1 论文总结 | 第67-68页 |
6.2 论文创新点及工作展望 | 第68-71页 |
6.2.1 论文创新点 | 第68-69页 |
6.2.2 论文工作展望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