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·动力环境监控产生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发展概况 | 第10页 |
| ·课题的提出与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 | 第11-12页 |
| ·论文结构与安排 | 第12-14页 |
| 第二章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| 第14-27页 |
| ·动力环境监控的监控对象分类 | 第14-16页 |
| ·按照监控对象用途进行分类 | 第14-15页 |
| ·监控对象按照设备本身特性分类 | 第15页 |
| ·监控对象信号按照电平特性分类 | 第15-16页 |
| ·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常见组网方式 | 第16-18页 |
| ·三级网络结构 | 第16-17页 |
| ·二级网络结构 | 第17-18页 |
| ·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常见组网方式 | 第18-24页 |
| ·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公务信道组网方式 | 第18-19页 |
| ·动力环境监控系统PSTN单独组网方式 | 第19-20页 |
| ·动力环境监控系统HDSL组网方式 | 第20-21页 |
| ·动力环境监控系统E1时隙分插复用组网方式 | 第21-23页 |
| ·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独立2M传输组网方式 | 第23-24页 |
| ·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监控实现流程 | 第24-25页 |
| ·动力环境监控中的通信方式 | 第25-27页 |
| 第三章 抚州联通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扩展功能的需求分析 | 第27-34页 |
| ·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在联通的发展 | 第27-29页 |
| ·干接点告警方式 | 第27-28页 |
| ·利用公务信道组网 | 第28页 |
| ·利用E1时隙分插复用组网方式 | 第28-29页 |
| ·动力环境系统在抚州联通的应用 | 第29-30页 |
| ·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| 第30-33页 |
| ·设备安全受到严重的挑战 | 第30-31页 |
| ·网络规模不断的扩大,设备单位能耗面临严重挑战 | 第31-33页 |
| ·网络规模不断的扩大,给维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| 第33页 |
| ·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扩展功能的预期目标 | 第33-34页 |
| 第四章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扩展功能的研究与设计 | 第34-45页 |
| ·剪断告警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扩展研究与设计 | 第34-35页 |
| ·振动告警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的扩展研究与设计 | 第35-36页 |
| ·通风节能系统嵌入动环监控系统的扩展研究与设计 | 第36-41页 |
| ·通风节能系统原理 | 第38-39页 |
| ·通风节能系统控制方式 | 第39-40页 |
| ·通风节能系统嵌入监控的组网 | 第40-41页 |
| ·电池管理在监控系统中的扩展研究与设计 | 第41-43页 |
| ·电池监测仪原理 | 第41-42页 |
| ·电池监测仪组网方式 | 第42-43页 |
| ·油机调度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扩展研究与设计 | 第43-44页 |
| ·油机系统调度原理 | 第43页 |
| ·油机系统组网方式 | 第43-44页 |
| ·设备资源信息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扩展的研究 | 第44-45页 |
| 第五章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扩展功能的工程实践 | 第45-62页 |
| ·剪断告警的工程实践 | 第45-46页 |
| ·剪断告警的硬件连接 | 第45页 |
| ·剪断告警的软件设置 | 第45-46页 |
| ·剪断告警的应用效果 | 第46页 |
| ·振动告警的工程实践 | 第46-47页 |
| ·振动告警的硬件连接方式 | 第46-47页 |
| ·振动告警的软件设置 | 第47页 |
| ·振动告警的应用效果 | 第47页 |
| ·通风节能系统嵌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工程实践 | 第47-52页 |
| ·硬件部分组成安装 | 第47-48页 |
| ·软件配置安装调试 | 第48-52页 |
| ·通风节能系统实际应用效果 | 第52页 |
| ·电池测量仪嵌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实践 | 第52-58页 |
| ·电池测量仪的接线方式 | 第53-55页 |
| ·电池测量仪的软件配置 | 第55-57页 |
| ·蓄电池监控实现对蓄电池的管理 | 第57页 |
| ·电池测试仪实际应用效果 | 第57-58页 |
| ·油机调度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工程实践 | 第58页 |
| ·设备资源管理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工程实践 | 第58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2页 |
| 第六章 总结 | 第62-64页 |
| ·研究成果 | 第62页 |
| ·下一步跟进发展与研究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-66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