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6-19页 |
2 关于H新区征地拆迁领域灰色势力的田野调查 | 第19-25页 |
2.1 H新区个案概况 | 第19-20页 |
2.2 征地拆迁领域灰色势力的行为特征 | 第20-25页 |
3 灰色势力介入征地拆迁领域的路径 | 第25-31页 |
3.1 H新区征地拆迁运行机制 | 第25-27页 |
3.2 灰色势力介入征地拆迁的路径 | 第27-31页 |
4 征地拆迁领域灰色势力生成的内在机理 | 第31-38页 |
4.1 基层治理机制不健全 | 第31-32页 |
4.2 乡村治理主体虚化 | 第32-34页 |
4.3 经济利益密集输入 | 第34-35页 |
4.4 农民集体行动的困境 | 第35-38页 |
5 灰色势力介入征地拆迁领域的社会危害 | 第38-43页 |
5.1 加大利益分配的不均,引致剧烈社会冲突 | 第38-39页 |
5.2 导致基层治理内卷化,干群关系日趋紧张 | 第39-40页 |
5.3 造成政府信用及权威断裂,诱发基层治理合法性危机 | 第40页 |
5.4 损害基层民主实践,农民失去政治参与热情 | 第40-41页 |
5.5 破坏农村传统文化网络,暴力思维取而代之 | 第41-43页 |
6 遏制灰色势力介入征地拆迁的思考 | 第43-47页 |
6.1 完善基层治理机制,规范地方政府治理手段 | 第43-44页 |
6.2 完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,规范村干部的行为 | 第44-45页 |
6.3 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,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| 第45页 |
6.4 完善乡村自主治理的结构和功能,提高农民主体性地位 | 第45-47页 |
结束语 | 第47-50页 |
注释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