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线传媒资本结构现状及优化分析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本题的依据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2-15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5-17页 |
1.3 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4 研究创新与不足 | 第17-19页 |
1.4.1 研究创新 | 第17页 |
1.4.2 研究不足 | 第17-19页 |
2 概念界定和资本结构理论 | 第19-22页 |
2.1 资本结构的概念 | 第19页 |
2.2 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1 MM资本结构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2 Miller均衡模型 | 第20页 |
2.2.3 权衡理论 | 第20页 |
2.3 新的资本结构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3.1 代理成本理论 | 第21页 |
2.3.2 信号传递理论 | 第21页 |
2.3.3 优序融资理论 | 第21-22页 |
3 光线传媒资本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2-34页 |
3.1 公司的基本情况 | 第22-23页 |
3.1.1 公司背景 | 第22页 |
3.1.2 业务概述 | 第22-23页 |
3.1.3 公司的发展历程 | 第23页 |
3.2 传媒产业的情况 | 第23-26页 |
3.2.1 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23-24页 |
3.2.2 传媒产业特征 | 第24-25页 |
3.2.3 我国传媒公司的融资渠道 | 第25-26页 |
3.3 光线传媒资本结构问题分析 | 第26-30页 |
3.3.1 资产负债率 | 第26-28页 |
3.3.2 负债结构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3.3 股权结构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4 光线传媒与主要竞争对手比较 | 第30-31页 |
3.4.1 华谊兄弟简介 | 第30页 |
3.4.2 光线传媒与华谊兄弟债务比率比较 | 第30页 |
3.4.3 光线传媒与华谊兄弟负债结构比较 | 第30-31页 |
3.4.4 光线传媒与华谊兄弟资本结构比较 | 第31页 |
3.5 光线传媒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4页 |
3.5.1 资产负债率低 | 第31-32页 |
3.5.2 非流动负债比例过低 | 第32-33页 |
3.5.3 股权集中度高 | 第33页 |
3.5.4 加权资本成本高 | 第33-34页 |
4 光线传媒资本结构的优化 | 第34-41页 |
4.1 光线传媒资本结构优化的目标 | 第34页 |
4.2 光线传媒资本优化的策略 | 第34页 |
4.3 静态与动态优化 | 第34-41页 |
4.3.1 光线传媒资本结构的静态优化 | 第34-36页 |
4.3.2 光线传媒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 | 第36-39页 |
4.3.3 最优资本结构区间的确定 | 第39-40页 |
4.3.4 股权结构的优化 | 第40-41页 |
5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41-45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41-42页 |
5.2 政策建议 | 第42-44页 |
5.2.1 完善企业产业链,培育盈利增长点 | 第42页 |
5.2.2 提高应收账款的收回水平 | 第42-43页 |
5.2.3 优化融资方式,提高债务资本比例 | 第43页 |
5.2.4 培训多种方式的股权投资主体 | 第43-44页 |
5.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