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16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铁路投融资研究现状对我国铁路产业“走出去”的启示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4-16页 |
2 投融资理论综述 | 第16-20页 |
·投资理论综述 | 第16-17页 |
·垄断优势理论 | 第16页 |
·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内部化理论 | 第17页 |
·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| 第17页 |
·融资理论综述 | 第17-20页 |
·MM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均衡理论 | 第18页 |
·优序融资理论 | 第18页 |
·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18-20页 |
3 我国铁路产业“走出去”投融资现状与存在问题 | 第20-27页 |
·我国铁路产业“走出去”投融资领域 | 第20-22页 |
·铁路项目承包领域 | 第20-21页 |
·铁路装备领域 | 第21-22页 |
·我国铁路产业“走出去”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2-25页 |
·我国铁路产业“走出去”投资现状 | 第22-24页 |
·投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铁路产业“走出去”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5-27页 |
·我国铁路产业“走出去”融资现状 | 第25页 |
·融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5-27页 |
4 我国铁路产业“走出去”的投融资策略分析 | 第27-45页 |
·我国铁路产业“走出去”投融资策略的SWOT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优势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劣势分析 | 第28页 |
·机遇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威胁分析 | 第29页 |
·我国铁路产业“走出去”的投资策略分析 | 第29-36页 |
·我国铁路产业“走出去”的区位选择策略 | 第29-33页 |
·我国铁路产业“走出去”的风险防控策略 | 第33-36页 |
·我国铁路产业“走出去”融资策略分析 | 第36-45页 |
·传统融资方式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新型融资模式对我国境外铁路项目适用性的探讨 | 第38-42页 |
·我国铁路产业“走出去”融资策略分析 | 第42-45页 |
5 加强我国铁路产业“走出去”投融资管理的建议 | 第45-48页 |
·立足产业层面的建议 | 第45-47页 |
·制定铁路国际化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| 第45页 |
·继续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主导作用 | 第45页 |
·促进商业性银行发挥更大作用 | 第45-46页 |
·完善海外保险项目 | 第46页 |
·积极推广“资源换铁路”项目的成功经验 | 第46-47页 |
·立足企业层面的建议 | 第47-48页 |
·完善企业资金管理能力 | 第47页 |
·创新企业的融资模式 | 第47页 |
·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、培养机制 | 第47-48页 |
6 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1-53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