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头痛患者大脑局部灰质形态学和全局白质网络个体差异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符号对照表 | 第10-11页 |
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1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0页 |
1.1 引言 | 第14-15页 |
1.2 研究背景 | 第15-18页 |
1.2.1 安慰剂镇痛概述 | 第15-16页 |
1.2.2 基于神经影像的偏头痛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2.3 安慰剂治疗偏头痛存在的个体差异 | 第17-18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8-20页 |
1.3.1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8页 |
1.3.2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8页 |
1.3.3 本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大脑网络构建及拓扑属性分析 | 第20-28页 |
2.1 引言 | 第20页 |
2.2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大脑结构网络的分析方法 | 第20-23页 |
2.2.1 弥散张量成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| 第20-22页 |
2.2.2 数据预处理 | 第22页 |
2.2.3 纤维束追踪 | 第22页 |
2.2.4 网络节点的选择 | 第22页 |
2.2.5 网络边的定义 | 第22-23页 |
2.3 网络拓扑属性及统计分析 | 第23-27页 |
2.3.1 小世界特性 | 第23-24页 |
2.3.2 大脑网络效率 | 第24-25页 |
2.3.3 模块化 | 第25-26页 |
2.3.4 模块属性 | 第26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安慰剂镇痛对偏头痛患者大脑灰质和功能研究 | 第28-40页 |
3.1 引言 | 第28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28-32页 |
3.2.1 研究对象 | 第28-29页 |
3.2.2 数据采集 | 第29-30页 |
3.2.3 数据处理以及统计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3 实验结果 | 第32-37页 |
3.4 结果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安慰剂镇痛对偏头痛患者大脑结构网络研究 | 第40-50页 |
4.1 引言 | 第40-41页 |
4.2 方法 | 第41-42页 |
4.2.1 研究对象 | 第41页 |
4.2.2 数据采集 | 第41页 |
4.2.3 数据处理以及统计分析 | 第41-42页 |
4.3 实验结果 | 第42-47页 |
4.4 结果分析 | 第47-4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50-54页 |
5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50-51页 |
5.2 未来展望 | 第51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