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3-32页 |
1. 荧光分析法概述 | 第13-14页 |
2.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(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,FRET)技术 | 第14-16页 |
3.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概述 | 第16-25页 |
·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二氧化硅粒子的表面修饰 | 第19-20页 |
·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化学/生物传感领域中的应用 | 第20-25页 |
·在离子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| 第20-21页 |
·在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| 第21-23页 |
·在细胞成像方面的应用 | 第23-25页 |
4.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| 第25-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6-32页 |
第二章 核壳型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对近中性pH 的测定 | 第32-48页 |
1. 引言 | 第32-33页 |
2. 实验部分 | 第33-34页 |
·仪器和试剂 | 第33-34页 |
·纳米颗粒的制备 | 第34页 |
3. 结果与讨论 | 第34-42页 |
·纳米颗粒的表征 | 第34-38页 |
·电镜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HPTS 为核的硅壳型荧光纳米粒子的荧光光谱 | 第35-36页 |
·荧光寿命表征 | 第36-37页 |
·光漂白实验表征 | 第37-38页 |
·HPTS 为核的硅壳型荧光纳米粒子作为pH 传感器的应用 | 第38-41页 |
·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缓冲溶液种类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离子强度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可逆性研究 | 第40页 |
·重现性和稳定性 | 第40-41页 |
·光稳定性 | 第41页 |
·实际样品检测 | 第41-42页 |
4. 结论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第三章 基于硅壳型SiO_2纳米颗粒与金纳米粒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的DNA 杂交检测 | 第48-71页 |
1. 引言 | 第48-50页 |
2. 实验部分 | 第50-54页 |
·仪器和试剂 | 第50-51页 |
·纳米颗粒的制备 | 第51-52页 |
·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| 第52页 |
·异硫氰酸荧光素为核的氨基化硅壳型纳米粒子修饰DNA(Sequence 1)的制备 | 第52-53页 |
·金纳米粒子修饰DNA(Sequence 2)的制备 | 第53页 |
·SiNPs-ssDNA-1 和AuNPs-ssDNA-2 的杂交技术及目标单链DNA 的检测 | 第53-54页 |
3. 结果与讨论 | 第54-64页 |
·纳米颗粒的表征 | 第54-56页 |
·硅壳型纳米颗粒与金纳米粒子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| 第56-59页 |
·SiNPs-dsDNA-AuNPs 荧光探针的特异性 | 第59-60页 |
·SiNPs-dsDNA-AuNPs 荧光探针用于目标DNA 的检测 | 第60-64页 |
4. 结论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1页 |
第四章 结束语 | 第71-72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