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导论 | 第9-14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4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2-14页 |
2 国际上主流的几种强制险经营模式与典型国家和地区经验借鉴 | 第14-23页 |
2.1 商业化运作模式 | 第14-16页 |
2.1.1 美国制度介绍 | 第14-15页 |
2.1.2 美国成功经验分析 | 第15-16页 |
2.2 政府主导的保险公司代办模式 | 第16-18页 |
2.2.1 日本与台湾制度介绍 | 第16-17页 |
2.2.2 日本与台湾成功经验分析 | 第17-18页 |
2.3 国家专营模式 | 第18-20页 |
2.3.1 新西兰制度介绍 | 第18-19页 |
2.3.2 新西兰成功经验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4 三种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| 第20-23页 |
2.4.1 各种经营模式的侧重目标与优缺点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4.2 各种经营模式的适用环境分析 | 第21页 |
2.4.3 经营模式的优缺点比较 | 第21-23页 |
3 我国交强险经营现状与经营模式分析 | 第23-35页 |
3.1 我国交强险经营现状 | 第23-26页 |
3.1.1 地区经营结果差异较大 | 第24-25页 |
3.1.2 不同车型经营结果差异较大 | 第25-26页 |
3.2 我国交强险经营模式分析 | 第26-29页 |
3.2.1 我国现行交强险经营模式 | 第26-27页 |
3.2.2 我国交强险选择当前经营模式的原因及合理性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2.3 我国现行交强险经营模式导致的不利后果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3 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机动车强制保险经营模式的比较 | 第29-31页 |
3.3.1 合理性比较 | 第29页 |
3.3.2 经营环境比较 | 第29-31页 |
3.3.3 经营模式选择的政策目的比较分析 | 第31页 |
3.4 影响交强险经营模式选择的因素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比较 | 第31-35页 |
3.4.1 人均收入水平的比较分析 | 第32页 |
3.4.2 人均机动车保有量的比较分析 | 第32页 |
3.4.3 国家财力与商业保险公司实力的比较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4.4 综合各项因素分析我国交强险经营模式的定位与取向 | 第33-35页 |
4 完善我国交强险经营模式的政策建议 | 第35-39页 |
4.1 改变政府主导转向商业经营模式 | 第35-37页 |
4.1.1 选择商业经营模式的原因 | 第35页 |
4.1.2 费率及条款制定机制调整 | 第35-37页 |
4.1.3 强制经营制度 | 第37页 |
4.2 监管部门及保险公司的作用 | 第37-39页 |
4.2.1 政府在交强险经营中应发挥的作用 | 第37-38页 |
4.2.2 完善交强险经营中监管机构的职能 | 第38页 |
4.2.3 加强保险公司在经营交强险业务时的自身素质 | 第38-39页 |
5 研究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后记 | 第42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