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特殊分区规划论文

安徽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 1.2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选题的目的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选题的意义第16-18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20-21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2-23页
第二章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理论基础第23-31页
    2.1 大运河基本情况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大运河遗产时空范围的界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大运河遗产保护信息技术方面的探索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主要特征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大运河文化遗产特征第26-27页
    2.3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理论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线性文化遗产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遗产廊道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文化景观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系列遗产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大遗址第29页
    2.4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注重点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强调运河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协调运河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注重运河遗产保护的多样性和多元性第30-31页
第三章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现状及对策第31-37页
    3.1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困境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巨大威胁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管理体制滞后于发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遗产价值认知度缺失第33页
    3.2 大运河文化遗产评估及保护措施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遗产保护规划及其难点所在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文化遗产评估研究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体措施第34-35页
    3.3 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及管理机制研究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遗产保护法规问题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遗产保护管理机制第36-37页
第四章 安徽省大运河保护规划实践第37-64页
    4.1 安徽省大运河遗产概况及历史沿革第37-38页
    4.2 安徽省大运河整体特色与遗产构成第38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整体价值评估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遗产构成及价值分析第39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遗产生成环境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4.3 遗产评估内容及方法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评估内容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评估方法第48-49页
    4.4 文化遗产评估及存在问题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价值评估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保存现状真实性完整性评估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利用展示现状评估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管理现状评估第52-53页
    4.5 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遗产保护管理现状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整体保护措施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构成要素保护措施第54-56页
    4.6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应对策略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保护区划原则及策略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遗产保护与整治策略第57-59页
    4.7 专项规划研究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展示规划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景观环境规划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7.4 水环境保护规划第62-63页
    4.8 加强遗产管理及利用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8.1 政府应加强遗产管理机制建设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.8.2 政府应加强遗产运行管理及监测第63-64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5.1 本文主要结论第64-65页
    5.2 研究展望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9页
致谢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遗传算法城市供水管网多目标优化设计
下一篇: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试验与预测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