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4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4-22页 |
2.1 可靠数据传输理论 | 第14-18页 |
2.1.1 乌托邦式的单工协议 | 第15页 |
2.1.2 无错信道上的单工停等协议 | 第15页 |
2.1.3 有错信道上的单工停等协议 | 第15-16页 |
2.1.4 滑动窗口协议 | 第16-18页 |
2.2 拥塞控制理论 | 第18-20页 |
2.2.1 TCP拥塞控制算法 | 第19页 |
2.2.2 RUDP拥塞控制算法 | 第19-20页 |
2.3 可用带宽估计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RUDP协议概述 | 第22-30页 |
3.1 RUDP协议的UDP/IP层级结构 | 第22页 |
3.2 RUDP协议的数据报格式 | 第22-24页 |
3.3 连接管理机制 | 第24-26页 |
3.3.1 打开连接 | 第25-26页 |
3.3.2 关闭连接 | 第26页 |
3.3.3 处理半打开的连接 | 第26页 |
3.4 可靠数据传输 | 第26-28页 |
3.4.1 校验和机制 | 第27页 |
3.4.2 序列号机制 | 第27页 |
3.4.3 确认机制 | 第27页 |
3.4.4 超时重传机制 | 第27-28页 |
3.5 流量控制 | 第28页 |
3.6 拥塞控制 | 第28-29页 |
3.7 RUDP协议存在的问题 | 第29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改进的RTT估计器与性能分析 | 第30-38页 |
4.1 RUDP超时重传机制简介 | 第30-31页 |
4.2 改进的RTT估计器 | 第31-32页 |
4.2.1 当前RTT估计器存在的问题 | 第31页 |
4.2.2 具有动态平滑因子的高精度RTT估计方法 | 第31-32页 |
4.3 改进方法实验分析 | 第32-37页 |
4.3.1 实验环境 | 第32页 |
4.3.2 实验分析 | 第32-35页 |
4.3.3 性能评价 | 第35-3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5章 改进的拥塞控制算法与性能分析 | 第38-60页 |
5.1 AIMD拥塞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 | 第38-39页 |
5.2 基于RUDP吞吐量的可用带宽估计机制 | 第39页 |
5.3 基于往返时延的丢包区分机制 | 第39-42页 |
5.3.1 动态往返时延的计算 | 第39-41页 |
5.3.2 网络拥塞状态区分 | 第41-42页 |
5.4 改进的拥塞控制算法 | 第42-43页 |
5.5 仿真分析 | 第43-59页 |
5.5.1 无比特错误条件下单流仿真分析 | 第43-49页 |
5.5.2 有比特错误条件下单流仿真分析 | 第49-54页 |
5.5.3 无比特错误条件下多流仿真分析 | 第54-59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6.1 结论 | 第60页 |
6.2 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