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图书馆学、图书馆事业论文--各类型图书馆论文--公共图书馆论文

我国公共图书馆职业吸引力评价及实证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引言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图书馆职业吸引力现状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图书馆职业吸引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提升图书馆职业吸引力对策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对图书馆职业发展前景的看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国内外研究的主要问题和不足第19-20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1.5 创新点第21-22页
第二章 公共图书馆职业吸引力及相关概念第22-25页
    2.1 公共图书馆职业吸引力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公共图书馆职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职业吸引力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公共图书馆职业吸引力概念第23页
    2.2 公共图书馆行业吸引力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行业吸引力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公共图书馆行业吸引力概念第23页
    2.3 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第23-25页
第三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职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5-37页
    3.1 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职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理论依据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践依据第28页
    3.2 我国公共图书馆职业吸引力评价指标的筛选及因子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3.3 指标权重计算第33-35页
    3.4 公共图书馆职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第35-37页
第四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职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第37-45页
    4.1 调查问卷设计及回收第37页
    4.2 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4.3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第38-45页
第五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职业吸引力分析与评价第45-56页
    5.1 基于公共图书馆馆员角度调查表的设计及调查结果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5.2 基于社会大众角度调查表的设计及调查结果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5.3 公共图书馆的职业吸引力与相近职业吸引力对比分析第54-56页
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相关对策第56-59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56页
    6.2 提升公共图书馆职业吸引力的对策第56-59页
第七章 未来研究展望第59-60页
    7.1 研究不足第59页
    7.2 未来研究展望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4页
附录A第64-66页
附录B第66-70页
附录C第70-72页
附录D第72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作者简历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台湾原住民的族群建构:对国民党当局“山地同胞”论述与实践(1947-1994)的考察
下一篇:多波段成像传感器校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