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生物化学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生物化学技术论文

表面诱导自组装在荧光和肉眼检测血液中酶活性的运用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前言第11-29页
    第一节 背景介绍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超分子自组装的概念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超分子水凝胶的发展前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超分子水凝胶结构和形成过程第12-14页
    第二节 形成的水凝胶的方法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共价键的形成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金属离子/盐和pH的改变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光致辐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催化和酶反应第18-20页
    第三节 超分子自组装多肽水凝胶的应用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组织工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药物传输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纳米加工模板第23-25页
    第四节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课题的提出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课题的提出第26-29页
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9-48页
    第一节 实验原理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肽键的形成基本原理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多肽合成涉及的反应机理第30-33页
    第二节 实验所需试剂及仪器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所用试剂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实验所用仪器第34-35页
    第三节 实验的设计和研究方法第35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多肽的化学结构式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中间产物Fmoc-Tyr(H_2PO_3)-OH的合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中间产物NBD-β-Ala(化合物 3)的合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目标多肽NBD-FFpY的固相合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多肽小分子的纯化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制备NBD-FFpY小分子水凝胶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流变仪测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观察水凝胶的微观形貌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观察对成胶后的微观形貌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临界胶束浓度(CMC)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1 酶切前后化合物的转化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2 酶标仪测定荧光光谱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3 圆二色谱(CD)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4 细胞培养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5 细胞传代培养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6 细胞超声破碎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7 液质联用、高分辨质谱与核磁测试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8 玻璃片表面修饰 3-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(APTES)第47-48页
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-64页
    第一节 化合物结构的表征结果第4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核磁与质谱信息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LC-MS分析NBD-FFpY多肽在碱性磷酸酶下的转化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酶催化动力学结果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多肽的成胶测试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多肽NBD-FFpY在PBS溶液自组装性能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酶切前后的纳米形貌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7 多肽在玻璃表面自组装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果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8 多肽自组装行为研究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9 小分子水凝胶力学性能的测定结果第57-59页
    第二节 荧光激发光谱与肉眼检测酶活性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PBS溶液中检测酶的活性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复杂环境下检测酶的活性第61-64页
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干细胞特性研究
下一篇:AdS黑洞的热力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