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11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进展及理论基础 | 第12-19页 |
一、产业结构演化相关研究 | 第12-14页 |
二、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研究 | 第14-17页 |
三、理论基础 | 第17-19页 |
第三节 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 | 第19-22页 |
一、研究思路 | 第19-21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三、可能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的时空分析 | 第22-48页 |
第一节 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特征及趋势 | 第22-42页 |
一、产业结构均衡性演化分析 | 第22-23页 |
二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动态演化分析 | 第23-25页 |
三、产业结构转换动态演化分析 | 第25-31页 |
四、基于偏离份额法产业结构演化分析 | 第31-34页 |
五、安徽省三大地区产业结构演化 | 第34-39页 |
六、各行业产业发展演化趋势 | 第39-42页 |
第二节 安徽省三次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| 第42-46页 |
一、主成分分析测算方法 | 第42-43页 |
二、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43页 |
三、实证分析 | 第43-46页 |
第三节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三章 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8-57页 |
第一节 内外生变量对产业结构演化作用机理 | 第48-53页 |
一、内生变量对产业结构演化作用机理 | 第48-52页 |
二、外生变量对产业结构演化作用机理 | 第52-53页 |
第二节 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| 第53-56页 |
一、研究变量及其指标的选取 | 第53页 |
二、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 | 第53-54页 |
三、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4-56页 |
第三节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四章 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路径设计与政策建议 | 第57-69页 |
第一节 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7-63页 |
一、指标选取及模型设定 | 第57-62页 |
二、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结果 | 第62-63页 |
第二节 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路径设计 | 第63-66页 |
一、以优化消费结构为基础的需求拉动型升级路径 | 第63-64页 |
二、以扩展人力资本为助推器的供给推进型路径 | 第64页 |
三、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为着力点的创新驱动路径 | 第64页 |
四、以对外贸易为突破口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| 第64-65页 |
五、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辅助的产城协同发展路径 | 第65页 |
六、以差异化政策为支撑的产业政策推进路径 | 第65-66页 |
第三节 政策建议 | 第66-68页 |
一、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,优化产业结构 | 第66页 |
二、承接产业转移,扩大对外投资合作 | 第66页 |
三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,促进产业集聚 | 第66-67页 |
四、转变政府职能,加快产业转型 | 第67页 |
五、落实供给侧改革,提升产业竞争力 | 第67-68页 |
第四节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第一节 研究结论 | 第69-70页 |
第二节 可能不足与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