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公安工作论文--治安工作论文

信息化背景下基层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危机对策研究--以雷洋事件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引言第9-10页
1 涉警舆情危机概述第10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基本概念第10-11页
    1.3 信息化背景下涉警舆情危机的特点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涉警舆情危机中的参与者无直接利益冲突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涉警舆情危机发生突然并且传播速度快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涉警舆情危机对警察形象和政府公信力损坏严重第12-13页
2 涉警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第13-16页
    2.1 主体原因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情感上的认同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文化水平偏低第13页
    2.2 客体原因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个别警察行为不当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对涉警舆情危机缺乏正确的认识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处置涉警舆情危机缺乏技巧和策略第14页
    2.3 传播媒介原因第14-16页
3 基层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危机案例分析——以雷洋事件为例第16-22页
    3.1“雷洋事件”案情概况第16页
    3.2 由“雷洋事件”引发舆情危机的发展阶段分析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潜伏阶段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显现爆发阶段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对立高涨阶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减退消解阶段第19-20页
    3.3“雷洋事件”中公安机关舆情危机处置存在的问题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回应不及时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公布案情不完整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引导民意方式简单粗暴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缺少权威直面回应第21-22页
4 涉警舆情危机应对策略研究第22-31页
    4.1 涉警舆情危机潜伏期阶段应对策略——重在预警预防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正确认识舆情,自觉接受舆论监督,规范公正执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建立涉警舆情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机制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建立地方公安公信力测评机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建立常态化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建立群众接待和矛盾调处机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建立重大舆情新闻发言人制度第26页
    4.2 涉警舆情危机爆发、高潮阶段应对策略——重在应急反应和干预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信息发布的四项原则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用科学方法干预舆情走向第27-29页
    4.3 涉警舆情危机消退阶段应对策略——重在公信力的恢复和重建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继续做好舆情信息的跟踪和反馈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做好涉警舆情危机处置的事后分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重塑公安机关公信力第29-31页
结论第31-32页
参考文献第32-34页
致谢第34页

论文共3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海关缉私部门情报分析能力建设实证研究
下一篇:打防管控视角下的基础信息化建设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