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群体活动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分析
摘要 | 第5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概述 | 第14-26页 |
1.1 引言 | 第14页 |
1.2 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7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7-24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6-37页 |
2.1 实验标本 | 第26页 |
2.2 多电极记录系统 | 第26-30页 |
2.2.1 电极 | 第26-27页 |
2.2.2 灌流系统 | 第27-28页 |
2.2.3 光刺激和实验记录系统 | 第28-30页 |
2.3 数据处理 | 第30-37页 |
2.3.1 信号检测 | 第30-31页 |
2.3.2 信号分离 | 第31-32页 |
2.3.3 相关性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3.4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 | 第33-37页 |
第三章 光刺激系统的设计 | 第37-51页 |
3.1 程序设计平台 | 第37-38页 |
3.2 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| 第38-45页 |
3.2.1 定时器的设计 | 第38-39页 |
3.2.2 伪随机序列的原理和产生 | 第39-41页 |
3.2.3 DirectX 图形接口 | 第41-42页 |
3.2.4 刺激的同步信号 | 第42-44页 |
3.2.5 模块化设计 | 第44-45页 |
3.3 光刺激模式的设计 | 第45-51页 |
3.3.1 打点刺激 | 第45-47页 |
3.3.2 棋盘格刺激 | 第47-48页 |
3.3.3 滑动条刺激 | 第48-49页 |
3.3.4 C 环刺激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神经元群体同步放电的动态变化 | 第51-64页 |
4.1 引言 | 第51页 |
4.2 基于信息差异度量的多动作电位序列分析方法 | 第51-56页 |
4.2.1 序列的完备信息集 | 第52-53页 |
4.2.2 动作电位序列的符号化 | 第53页 |
4.2.3 信息差异度量方法 | 第53-56页 |
4.3 结果和讨论 | 第56-64页 |
第五章 成对神经元放电序列的相干分析 | 第64-72页 |
5.1 相干性函数 | 第64-67页 |
5.2 计算结果 | 第67-70页 |
5.3 讨论 | 第70-72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2-76页 |
6.1 本文内容总结 | 第72-74页 |
6.1.1 光刺激系统的设计 | 第73页 |
6.1.2 神经元群体同步放电的动态变化 | 第73-74页 |
6.1.3 成对神经元同步的频域相关分析 | 第74页 |
6.2 课题内容展望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经发表的论文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