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李大钊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| 第11-18页 |
一、李大钊宪政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| 第11-14页 |
二、李大钊宪政思想形成的经济基础 | 第14-16页 |
三、李大钊宪政思想形成的政治格局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李大钊宪政思想的形成 | 第18-28页 |
一、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 | 第18-20页 |
二、西方先进文明的洗礼 | 第20-23页 |
三、李大钊宪政思想的形成过程 | 第23-28页 |
第三章 李大钊宪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| 第28-45页 |
一、李大钊的民彝思想 | 第28-32页 |
(一) 民彝之于国家的根本性——从宗彝之特性引出 | 第29页 |
(二) 民彝之于宪法的重要性 | 第29-30页 |
(三) 彰显民彝(重法治、灭专制、求自由)——立宪之根本主张 | 第30-32页 |
二、李大钊宪政思想的自由特色 | 第32-36页 |
(一) 李大钊的自由理念 | 第32-34页 |
(二) 李大钊宪政思想中的自由理念 | 第34-36页 |
三、李大钊宪政思想中的人权思想 | 第36-39页 |
(一) 人格独立、人性解放 | 第36-38页 |
(二) 关于女权 | 第38-39页 |
四、联治主义 | 第39-41页 |
五、关于制宪的若干主张 | 第41-45页 |
第四章 李大钊宪政思想的评价 | 第45-49页 |
一、李大钊宪政思想的地位 | 第45-46页 |
二、李大钊宪政思想的特点、局限性及有益借鉴 | 第46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5页 |